• 当前位置:首页 韩国剧 仁粹大妃

    仁粹大妃

    评分:
    0.0很差

    分类:韩国剧韩国2011

    主演:蔡时那,咸恩静,金美淑,白成铉,金佳妍,金勇浩,白承焕,全慧彬 

    导演:李太坤 

    猜你喜欢

     剧照

    仁粹大妃 剧照 NO.1仁粹大妃 剧照 NO.2仁粹大妃 剧照 NO.3仁粹大妃 剧照 NO.4仁粹大妃 剧照 NO.5仁粹大妃 剧照 NO.6仁粹大妃 剧照 NO.16仁粹大妃 剧照 NO.17仁粹大妃 剧照 NO.18仁粹大妃 剧照 NO.19仁粹大妃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讲述梦想最高权力的仁粹大妃与厄运王妃废妃尹氏,以及朝鲜王朝第一代大妃贞熹王后,三位女人之间情缘与恶缘故事

     长篇影评

     1 )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不知怎地,最近忆起了桃源君

    总有人评论说桃源君懦弱,可桃源君不是不明事理,只是不醉心权力、做人总有坚守、是追寻世外桃源般生活的人。

    印象里最深刻的是世祖问仁粹“如果桃源君还活着,一定事事听你摆布吧”

    仁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微笑着看着世祖

    世祖再次发问

    仁粹淡淡笑了,她说“父亲,您看错桃源君了,您什么时候见过桃源君和您阿谀奉承呢?如果他有不认同您的地方,哪次不是堂堂正正的对抗您呢?”,仁粹的笑意中是带有惋惜,惋惜一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也认知错了自己的儿子;

    印象里最深刻是桃源君过世后,仁粹并无一刻忘记过他,甚至在教育儿子成为王的道路上也时刻提念着儿子要创建一个父亲曾梦想过的国家,在对儿子放手时刻也是因为想起了桃源君,此后的岁月里都有桃源君的身影,在寂寂的宫廷里特别是在儿子长大后的岁月里,她又曾多少次念起早逝的夫君呢,“我什么都可以抛弃,只要夫君您还在我身边,我什么野心都没有了”,泪目

    对于编剧,一个男编剧,偏把桃源君和仁粹之间,甚至桃源去后那么几十年,他们之间编排的细腻,真是挺难得的

    但是或许是大多数历史剧的漏区,有相爱的夫妻,总会遗忘他们的子女,在子女着墨上总会少了许多,像子女缘缺少一样,要么就是有一个如成宗这样成为王的儿子,如若没有成宗,怕是子女戏份更少吧,月山大君和明淑公主基本等于不提及,为何呢?将桃源仁粹两人描写的如此细了,却少了他们两个,就因为不是主角,如果这两个孩子戏份多,仁粹的人生才够圆满,也符合仁粹大妃之名啊。

    说起月山大君,实在不了解剧中对他的定位,老有人说桃源君懦弱,而月山的人设才是剧中的懦弱之人,仅仅是为了显示月山的不行,所以仁粹才改选小儿子作为王?

    剧中也偏爱太过,仁粹和月山从未有过温情及交心戏份,一次,仁粹让两个儿子进宫问安,月山找借口说是国丧期间没吃肉,没有力气,弟弟倒是乖巧私下跟哥哥说进宫路过他的丈人家时,给哥哥找肉吃,月山闷闷不高兴的表示,他并不是因为饿的原因不想进宫,而是不喜欢宫,不喜欢那个不能让他自由呼吸的宫,全剧就那么一瞬间,月山说不喜欢宫,瞬间像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桃源君的影子,桃源君也曾表示不喜欢宫。但是无论是作为母亲的仁粹还是弟弟,他们都没有理解到月山的真正意思,反而仁粹还因此和月山发了顿脾气,认为他太不懂事了,另一面剧中就常显示仁粹如何小儿子有爱相处的画面、如何理解小儿子行为的剧情,以至于最后几集中月山的夫人和仁粹争执的时候,突然为丈夫抱屈,对仁粹说“母亲您从来没有一次温暖的对待过月山大君”,那时觉得月山好孤独

    特地去看了实录,他的记录我看起来蛮像剧中他父亲一样翩翩君子的人物,其实可以这样,

    成宗不变是父母的结合体又有着自己想法的君主;

    月山大君也是剧中那个不爱宫廷的大君,是一个如同他父亲一样的君子,所不同的是他健康快乐的过上了父亲梦想中的生活;

    明淑公主便可是另一个韩贞的翻版,承袭了父亲的懂事又有母亲的骄纵和聪慧,

    这样的三个子女莫不是才是仁粹的圆满的吗?也是这个剧的圆满处呢

    翻看史料的时候,依照记录来看成宗和他的哥哥姐姐关系是不错的,月山是男子原因吧,这方面的记录要多些,时常两人有来往,或许是因为从小家中父亲早逝,孩子们在私家长大又无继任那么大责任吧?

    明淑过世,仁粹恸悼甚,为女儿设道场,成宗为姐姐停朝市五日又特许陪葬在父亲德宗旁,按礼制,是不能的

    仁粹生病,月山伺病忧劳成疾,月山过世因坟墓之事逾制引发朝廷上书,成宗仍是维护哥哥

    或许这些补充了不少缺失,也是为历史上的仁粹带来了安慰

    剧中:

    仁粹:“殿下,我和您讲个故事吧”

    成宗:‘好’

    仁粹:“母亲以前根本没有一点想嫁给你父亲的想法”

    成宗:疑惑中

    仁粹:“母亲心里早有另一个人了,但是你父亲找到家里来了,母亲的心一沉,一见面才知道他就是母亲心中的那个人”

    成宗:(笑)真是天生的缘分啊

    桃源君:“我是和夫人不一样的人,即使这样,我还和夫人举行婚礼,是因为真的不想失去你”~嘤嘤嘤!

    ps:剧集最大的bug就是贞熹王后的人设了吧,不单是和史料差距太远的原因,很多所为过于迷惑

     2 ) 女人天下之一 押宝

    仁粹大妃 女人天下

    第一篇 押宝

    韩氏家族在朝鲜李氏王朝历史上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也是与我国明朝关系最为密切的家族,他们的荣耀与灾难都来自联姻,准确地说,来自殉葬与联姻。若将这个家族的发迹史看尽,就能了解古代朝鲜李氏王朝与大明联姻的大部分历史。

    这里有一个传说,在我国解放后发掘明十三陵的时候,当墓门被缓缓打开,首先进入墓穴的是史学家吴晗与其弟子以及朱氏王族的一名后人,因为研究明朝历史,那一次也跟随入内,当看到墓道中散落满地珠翠,他告知是说当年宫女们将殉葬品放入墓穴之后,忽听得一声:关门!众人就急忙往外跑,往往顾不了许多,于是不少人的首饰落在地上。当然也有殉葬的妾侍,朱姓史学家接着又讲到了一位殉葬嫔妃的悲惨遭遇——

    就在皇帝要下葬的时候,一位朝鲜高官的女儿刚刚抵达北京,只知她的乳名叫:红姑,随行的还有她的乳母,却被太监通知要去殉葬,可怜红姑脸上泪痕未干,就把脖子套上了白绫,她只对乳母连呼三声:

    -娘,儿去矣!

    第三声话音未落,监殉的太监就踢了凳子,红姑就这样吊死在乳母的面前。在皇帝起居志里,只记录这位朝鲜女子的名字叫:红姑,她姓韩。

    就在韩氏家族先后为大明王朝朱氏王族献上了两位女儿之后,这个家族终于获得了册封,成为朱氏王族的亲属。在我们要看的这个故事的开头,韩家的家长韩确已从我国归来,从明朝皇帝那里为世宗大王的长子文宗大王与嫡孙讨得了封诰,正如文宗大王所说,这一次能够如此顺利册封,韩确立功不小。观众见到的这次宴会举办,不为别的,一为册封顺利,二为韩确顺利归来。可是,此时文宗大王的王座已经不稳,他的二弟首阳大君在宗室子弟当中素有威望,正带头大喊:

    -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男性的世界里为王位与权势风起云涌之时,女性世界里也不平静。初次进得宫来的韩确家的幼女韩贞就有了自己的若干第一次——

    第一个第一次是她与未来夫君的初次邂逅。深宫之中,随意乱逛的贞儿第一次见到了从未见过的俊美男子,只见对面来人身着宗亲红衣,潇洒俊逸,仪表非凡。此时的韩贞正值青春年华,也是位清秀好看的姑娘,两人初见之下,眼底尽是惊艳之色。

    原来初次见面,他和她是互相惊艳。

    可是,红衣宗室男子自觉失礼,打算退开,却不曾想对面的蓝衣女子却问起了路。扮演年轻的韩贞的是出身歌唱组合的咸恩静(含恩静),看着她望向桃源君的笑容,我却猛然想起今年年初她在2010SBS演技大赏颁奖礼上的表现,当时恩静的双腿受伤,是拄着双拐上的台,当时主持大赏的MC李凡秀演员特地介绍说:

    -咸恩静xi虽然腿因为拍戏骨折,可是她说一定要来领这个奖,所以……

    话音未落,已有掌声。在新人奖颁奖之时,众人都在台上尽情表现,唯独恩静在台下微笑鼓掌,在上台受赏时,她还是艰难地拄着双拐上了台,大大方方地领了奖。这是恩静作为演员的第一个奖,褒奖她在表明洙导演的【咖啡屋】中的出色表现,之后的新年里恩静的另一部作品又播出,那是KBS的青少年电视剧【dream high】,她虽然不是女一号,却显出了罕见的亮度,角色虽然是反派,却让人担心又同情。看着小银幕上恩静戏中的动情表现,直觉她的演艺之路远不止于此,果然,之后恩静接了历史剧,在新年将至的现在,她又接下了历史剧【仁粹大妃】,直到这时候,我才想到要去翻翻恩静的档案,一看之下,大惊,原来还是孩子的时候,她就已经跑了这么多的龙套,累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真的,表演虽然需要天赋,可也需要踏台板,演得越多就能越发熟练,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对于恩静来说是适用的。

    扮演桃源君的是年轻的演员白成铉,看看他熟悉的笑容,是不是很面熟呢?没有错,这也是一位童星出身的演员,他的作品最让人难忘的不仅有任编剧的家庭长剧【看了又看】中的小善男,还有韩流代表作【天堂的阶梯】中的少年松坡,在剧中,年少的他是那样地爱着 。之后他长大了,在那部温暖的【那个傻瓜】里是那样青涩叛逆却又善良的弟弟,因为担心姐姐,从留学的澳洲跑回韩国,原本是那么反感跟姐姐假结婚的邮递员具东柏大叔,可是却因为具大叔的善良心意和专一而感动,继而成为姐姐姐夫的爱情天使。真的没有想到,小白的新作居然会是历史剧【仁粹大妃】。本剧虽然是新近电视台JTBC的作品,却汇集了这样童星出身的小演员,真是难得。

    话题回到剧中,桃源君感到不好意思,想要躲开,却被贞儿叫住,要给她在宫里带路,于是贞儿托桃源君的福,看到了文宗大王的继位大典,当贞儿与桃源君站在门前的廊下看着阳光下起舞的人,她沉醉了,眼前的男子颇有威仪,却着白衣,套水袖,为大王起舞,但举止仪态却颇具威势,又能合上音律,真是宗室里的头挑人才。这上座的王明明孱弱无能,座下起舞的人分明颇有君主之仪,贞儿说的正是这一句,却不想惹得桃源君大惊,急忙把她拉了出来。虽然慌张,虽然着急,但是暗地里议论首阳大君有君主之仪,不能存活于世,也是要惹来杀身大祸的,桃源君想要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不过,出来一看,因为过于惊慌,桃源君甚至还拉了这位不认识的姑娘的手。这回,该轮到桃源君尴尬了。

    当然,她和他,因为问路也通传了女方的家世,贞儿只说她是韩大人家的女儿,因为不满意桃源君打量的目光,还任性地斥责对方无礼,结果桃源君只是窘得涨红了脸,急忙解释分辨说看服色分辨是否宗亲家的女子或是宫女。

    这是贞儿此生的第一次邂逅,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在这之后,姻缘已悄然而至。

    而后,贞儿还有她此生的第一次:头一回被宗妇在众人面前斥责,难过得她哑口无言。当满头珠翠的尹氏在宗室诸位宗妇面前斥责韩家的小女儿韩贞没有规矩,欺目前大殿之中没有宫中之主,故而乱跑乱闯,她恶劣的心情真的可想而知。

    这就是贞儿与自己未来婆母尹氏的第一次相遇,以贞儿当众被责骂,难堪收场。尹氏并不看好贞儿,对她颇多训诫,态度严厉。那么,身为首阳大君正室的府夫人尹氏之前为何要礼遇韩家次女也是桂阳君夫人的韩氏,又为何要在此时此事时当众训斥韩家的小女儿?

    韩氏虽然嫁的并非世宗大王的嫡子,不能算是嫡出儿媳,封不了府夫人,可是却因为其父韩确及其家族在我国大明王朝的影响而显得格外重要,正如府夫人尹氏所说,此次是大王为感谢韩确从大明朝讨来了藩王与世子的封诰而举办的,这么说来韩家人也算是主人公了。同样地,以大王之命为是从的宫内诸妇也须以宴会主题为准,韩家有这么多女眷,并且还有女眷嫁入世宗大王的庶子,是大家的弟媳,自然要礼遇。可是在她见到的贞儿的时候,却看出了不同的意味。只要看看韩家幼女贞儿的衣装就明白了,她穿的并非进宫的礼服,而是大明的女服大袖衫,只是发型还是朝鲜女子的梳法。对照《大明衣冠图志》,长袄衫的要求是:

    交领,右衽,宽袖,领部也可缀白色护领,衣身两侧开衩,但女装不接双摆。

    以此对照贞儿的衣装,正是如此。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本剧的开篇,贞儿被二姐催促出门,站都站不稳,穿着裙子还跌倒了,因为我大明的女服式样中,大袖衫虽有开衩,却没有双摆,因而行动还是不便,或者说,大袖衫从侧面束缚了女子的行动,要求其行为举止斯文有礼,可是贞儿是这么活泼的性格,如何能够不摔跤。这套服饰打扮说明她并非是以韩家女眷持朝鲜李氏王朝之礼前来道贺,而是随意穿着进宫来看热闹的小姑娘,因此对她也不必执宫中女眷之礼,反而应该降罪。正如府夫人尹氏所说,哪怕宫中没有后宫之主,中殿娘娘的宝座空缺,难道在宫内举行大礼,这随意穿着入宫的女眷就不该降罪吗?其实府夫人尹氏这番训诫的真实含义是:

    罢罢罢,看在今天是好日子,又是你韩家人为国尽忠才举行大礼的份上,姑且不与你计较了罢。

    有如此反应,有如此处置,真有坐正中殿之风,尹氏确有中殿的资质,况且她自小嫁给首阳大君,时常出入宫内。又因为世子嫔不断出现问题,屡次被废,此后被册封的世子嫔显德嫔权氏是从承徽中拔擢,册封理由也只是因为生下世子,要为世子的长子正名份而已,不能算是正式被选入宫的世子嫔,更何况显德嫔权氏被封之后很快就病故,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其实跟随婆母昭宪王后沈氏出入宫内,帮助处理大小琐事的儿媳正是二儿媳尹氏。沈妃在世时,尹氏是婆母的好帮手,她学的是婆母沈妃的样,沈妃去世之后,她接替婆母的位置,继续操持宫内诸多事务,又因为她为人精明决断强势,尤其熟悉宫中礼仪,众人奈何她不得,众位妯娌又以她为大,如何能够不依附于她。

    此前,为了表现尹氏的强势,已经有了一个例子。众位宗妇都围坐在尹氏身边,听她说起不允许夫君纳妾这件事,都陪着笑脸,唯独世宗的惠嫔不以为然,语多讥讽之意,结果,被尹氏在众位宗妇面前狠狠修理了,也连带警告了帮惠嫔说话的安平大君正室郑氏。其实,对照这次宗妇们的交锋,还颇有玩味之意。尹氏对大家说的笑话是不允许首阳大君纳妾,于是首阳大君赌咒发誓,甚至发展到了要说断指的地步,在座的各位宗妇都是大君正室,也是尹氏的妯娌,她们的丈夫是沈妃所出的嫡子,她们都被封府夫人,其中又以尹氏为大,听到二嫂为她们撑腰说不允许纳妾,还要逼丈夫发誓,如何能够不开心不附和。可是在惠嫔听来就很刺耳,因为她并非正室,而是侧室,是世宗大王的侧室,如此说来她就是被众位宗妇所鄙视的妾侍,因为世宗大王在世时命她抚育世子,这才有了在宫内居住的权利。于是,心怀不满的惠嫔拿出世宗大王后宫的威仪,想要警告府夫人尹氏,她说:

    -看到丈夫出丑,难道就这么高兴吗?若是不允许纳妾,世宗大王岂不是十个指头都不够砍的。

    意思是说:哪怕尹氏你的公公世宗大王在世时也有侍妾多名,你如何能够逼迫丈夫不准纳妾?你竟敢这么要挟朝鲜嫡出的大君吗?

    可是尹氏顺势一个回马枪,马上逼得惠嫔就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了。尹氏为何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因为她是世宗大王嫡出王子的正室,封府夫人,按照内命妇的规则,府夫人在大典之时,可出入宫内,闲谈聊天也是自然,但是按照内命妇规则,从明朝流传下来的规矩,大王的侧室在大王身后理应殉葬,哪怕废除殉葬之礼,也应该削发为尼或是搬出宫外居住,如何能够还留在宫内?言下之意是:

    惠嫔你想要摆出婆母的威仪,也要看看你究竟是否正室,我的婆母是已故的昭宪王后沈氏,你这妾侍如何能够翻得了身?应该按照内命妇的规则行事,哪怕宫内没有中殿娘娘坐镇,也不容你这先王侍妾撒野。

    这么一来,说到了内命妇之礼仪,逼得惠嫔无容身之处,这才恨恨离开。在这里,还有这么一则记录,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史实:

    以下引用

    世祖 1卷 总序

    ○丙寅正月, 昭宪王后敎诸子曰: “待妾不可与正嫡比, 衣服不可奢侈也。” 因称世祖之俭曰: “且无失德于色。” 时义昌君玒私妓, 世宗命杖从者曰, “今首阳多率伶妓, 首阳故多率, 其贤可恃也。” 又谓文宗曰: “汝弟之中, 独首阳正大人也。” 昭宪王后曰: “上之嘉汝若是, 人亦谓汝为圣人, 益自勉之。” 昭宪王后躬行俭德, 御澣布, 亲缫茧, 训诸子妇常戒骄奢, 而瑢妻不离纻线, 佩玩倾装, 与公主争宠, 诸妇莫敢与言, 皆亲于大王大妃, 昭宪王后谓大妃曰: “皆依于汝, 汝可抚怜之。”

    引用完

    意思是说:

    世祖 1卷 总序

    丙寅年正月, 昭宪王后(诸位王子的生母沈妃)教导各位王子说道:

    “对待侍妾不可与正室嫡出相比, 衣服不能奢侈。” 因而称赞世祖(首阳大君李瑈)的俭朴说道:

    “并没有因色而失去美德。”

    当时义昌君李玒私下里亵妓, 世宗大王下令杖责从事,

    “如今是首阳来率领伶人妓生, 首阳就多带一点人, 他的贤德可以倚靠。”

    又对文宗大王说道:

    “你几个弟弟当中, 只有首阳像个正大人样。”

    昭宪王后(沈妃)说道:

    “大王嘉许于你,所言甚是, 旁人都说你为圣人, 应当更加勉励自己才对。” 昭宪王后(沈妃)亲自示范俭朴的美德, 自行染洗布匹, 亲自缫茧抽丝, 训诫各位儿媳要戒除骄奢淫逸毛病, 可是李瑢的妻子不离开纻线(锦衣), 佩戴玩饰倾尽装扮, 与公主争宠, 各位儿媳都不敢说话, 都与大王大妃(首阳大君正室尹氏)亲近, 昭宪王后(诸位王子的生母沈妃)对大妃(尹氏)说道:

     “(她们)都依靠你了,你应当抚慰怜惜她们罢。”

    这则记录虽有为世祖歌功颂德之处,但是对于世祖正室尹氏的描绘却是清楚的,沈妃所生共有八位嫡出王子,除世子嫔之外,还有七位儿媳,七人当中除第三子安平大君正室郑氏与首阳大君正室尹氏自己之外,都亲近尹氏,可见尹氏的确是无冕的宫中诸妇之首。这样看来,桃源君李崇的确是在一个特别的家庭里出生并且成长,父亲是如此有君主威仪的王子,而母亲竟然是如此精明能干的宗妇,他们会有怎样的子女?看看桃源君就知道了。对照【朝鲜王朝实录】,引用记录如下:

    以下引用

    世祖 9卷, 3年(1457 丁丑 / (天順) 1年) 9月 2日(癸亥)

    ○世子卒于本宫正室。 世子美容仪, 温良恭敬好学, 又善楷书。 两宫哀悼, 侍从诸臣无不恸伤。 初世子病, 索纸笔, 书古诗:
    风雨无情落牡丹, 飜阶红(药)蘂满朱栏。 明皇幸蜀杨妃死, 纵有嫔嫱不喜看
    一絶以示侍疾者, 人忧其诗语不祥。

    引用完

    意思是说:

    世祖 9卷, 3年(1457 丁丑 / (天順) 1年) 9月 2日(癸亥)

    世子(李崇)薨逝于本宫(景福宫)正室。 世子仪容俊美, 温厚贤良恭敬好学, 又善写楷书。 两宫(大殿与中宫殿 指大王与王后)哀悼, 侍从以及各位臣子无不悲恸哀伤。 最初世子患病时, 要来纸笔, 书写古诗云:

    风雨无情落牡丹, 飜阶红药满朱栏。 明皇幸蜀杨妃死, 纵有嫔嫱不喜看。

    一首七言绝句给侍奉疾病的侍者观看, 人们忧虑这个诗词代表的语意不祥。

    这么说来,桃源君其实还不错。因为家教严格,他一直都在严格的家庭教育中成长,学业被严厉督促,举止得体,温文尔雅,从不顶撞冒犯父母,因为父母都资质非常,他也有了很不错的遗传,长相端正,按照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个标准的花美男,并且出身良好,是世宗大王的嫡出长孙。可是因为他一直都在严厉的训诫中长大,所有问题都有父母安排处理,不必为任何事费心,只要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即可,因此也养成了与世无争的一贯处世态度,这是被贞儿看不上的一点,也是贞儿喜欢的一点。不过,在桃源君与贞儿的第二次见面时,台词很有问题,当重逢的桃源君惊喜不已,听到贞儿问是谁的时候,就对贞儿说:

    -我名暲,原名崇,字原明。

    这个话对不上号。在桃源君与韩贞相识之初,他尚不能以李暲自居,因为直到他的父亲首阳大君篡位成功,他才被父亲赐名为:暲。这么做的理由非常简单,但凡朝鲜李氏王朝的直系子嗣,命名时都有专门的偏旁部首,在世宗大王那一辈的王子当中,太宗大王的众位嫡子,名的偏旁部首都为“衤”旁,所以被废的世子名为:李补,而世宗大王名为:李祹;而到了文宗大王、首阳大君那一辈的王子当中,名的偏旁部首都为“王”旁,所以文宗大王名为:李珦,首阳大君名为:李瑈,安平大君名为:李瑢;传到瑞宗大王这一辈,只有大王的直系子嗣才可以“日”旁命名,所以论资排辈,桃源君根本不能以“王”旁的字来命名,他名叫:李崇,直到父亲首阳大君篡位成功,他才成为王的直系子嗣,以“王”旁命名为:暲。若是早早以“暲”命名,首阳大君的谋反之意则路人皆知,那么首阳大君一家人就无法免除杀身之祸。以当时金宗瑞紧盯首阳大君一家的情况来看,桃源君早已改名李暲的可能性为零。对照【朝鲜王朝实录】,引用记录如下:

    以下引用

    世祖 1卷, 1年(1455 乙亥 / (景泰) 6年) 7月 14日(丁亥)

    ○赐元子讳曰暲。

    引用完

    意思是说:

    世祖 1卷, 1年(1455 乙亥 / (景泰) 6年) 7月 14日(丁亥)

    赐元子名为李暲。

    虽然台词有问题,但不妨碍我们继续旁观宗室子弟与世家女的爱情经历。这一次的见面,是贞儿自己向父亲韩确要求的,她既不想嫁入大明王朝的朱氏王族当妾侍,又想要留在朝鲜成为一国的国母,因此正在找借口大吵大闹,为了威胁父亲,还坐到了树上,于是提出嫁给桃源君则是顺理成章之举。按照贞儿的想法,在出嫁之前先见新郎,为的是拒绝婚事,提供借口,岂料来人竟然是她在深宫之中的引路人,让她如何能够不惊讶不惊艳。

    惊艳,还是惊艳,再次见面之前,桃源君已知晓自己要见面的人就是韩大人家的女儿,他明知是此女,却还速速赶来,可见他早有成婚之心,听说新娘想要在成亲之前见面,这才兴冲冲地赶来,岂料见面之后,这位要婚谈的韩小姐居然告诉他,见面为的是给悔婚寻找借口,他的眼光这才黯淡下来。可是看桃源君的态度,进退有度,可见他并非没有脾气的人,只是生性温和善良,这才给人说成了温吞水性格。他只听贞儿说到要拒婚就大度的表示姻缘不能强求,行礼之后就离开,又让贞儿有些怏怏不乐。说到底,贞儿知道桃源君就是当时那位引路的红衣美少年,心里还是乐意的,但是她想的更多的却是自己要当王妃的理想。而在另一面,陷入危机的首阳大君想的却是如何利用韩家的权势,这才假装尊重儿子的意图,半推半就地答应了这门婚事。

    在成婚之前,贞儿做了两件事:将桃源君的婚事板上钉钉;与未来的公公首阳大君还在宫内有一次见面,传话者是她的父亲韩确。在此前看贞儿骑马去见桃源君,对他表明拒绝婚约之意,又拨马回头问他对日后的愿景究竟如何,就已经表明了她对桃源君的不舍与犹豫。岂料桃源君只说要找个美丽的女子成婚,说罢又含情脉脉地望向她,让她颇为无语,内心又感到满意。之后贞儿坐在路边丢石头的情景,其实并非她的马儿真的受惊跑走,骑术如此精湛的女子,绝对不可能放跑自己的马匹,理由只有一个:

    她希望有个台阶下,能够让她答应与桃源君的婚事,故而自行遣走了马匹。

    可是桃源君原先不知是计,还认为是天意,于是笑着让贞儿骑上他的马,因为他的爱慕之心,于是两人同骑一骑,到了都城汉阳,桃源君甚至还带着贞儿在城内人多的大街小巷兜了一圈,为的就是板上钉钉。如此说来,这意思其实不仅仅是贞儿的,也是桃源君的;只是她装作崴了脚应该装到底,结果却在进入家门的最后一刻忘记一瘸一拐地走路,就这么露了馅儿,甚是难堪。桃源君看在眼里也不揭穿,只是笑着随她去,但是到了韩家本宅,韩大人对待桃源君的态度就已经是对待贤婿的礼遇。按照文宗朝时的礼俗,未婚男女同乘一骑,若不成婚就是伤风败俗。这一回,哪怕贞儿说要不嫁也不行了,这是她的父亲老韩的想法,可是他不知道他的小女儿韩贞早有打算,她想的是:这一次,哪怕桃源君说不行,也不行了,必须成婚。而婚前面见未来公公,则又是另一番情景。原本老韩带话是准备让大君痛骂,谁知首阳大君竟然对此举颇为欣赏,早在夫人尹氏对女方要见新郎极为反感,气到大骂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意图:

    -对于要过一辈子的人,这么做也不错。

    可见,哪怕没见面,首阳大君已和未来儿媳韩贞过了招,心里颇有欣赏之意。或者说,这公公与儿媳根本就是一类人,若是首阳大君年轻三十岁,他一定是韩贞择夫婿的首选。这两位彼此心里暗地里欣赏肯定的准翁媳见面,谈的话十分简单,贞儿只对大君提了一个要求:

    -请您让我成为王妃吧!

    首阳大君内心大惊,表面却不动声色,原来他的家门里新娶的儿媳竟然是个人物。而在另一面,出身穷苦的士大夫家的女儿松儿因为家境贫困,不得不跟随尚宫入宫,当了宫内。出身贫苦的她居然是自愿入宫,志向就是成为大王的正室。因为时间不对,故而年纪不对,无法与历史上的废妃尹氏真实身份对上号,只能当作野史故事一看而过。

    婚姻就如同是一场豪赌,现代的女子赌输了不赖桌子,于是离婚解决,而古代的女子赌输了也必须坐下去,坐完这场赌局,坐到死为止,所以择偶如同是押宝,在韩贞的押宝过程中,她选择了野心勃勃的首阳大君一家,将自己的愿望寄托给了王室里有篡位意图的家庭,从此人生翻开了更加波澜壮阔的一页。当已与女性成亲的贞儿吹灭喜灯,当深情的桃源君痴痴地望着对面的美丽新娘说着:

    -夫人,你真美。

    古代朝鲜李氏王朝女人天下的故事已经揭开了第一幕,预知下情如何,请继续关注下篇。

     3 ) 朝鮮王朝實錄•端宗實錄卷八(癸酉靖難)

    (景泰四年十月十日)癸巳/世祖晨召權擥、韓明澮、洪達孫曰: “今日當掃妖賊, 以安宗社, 諸君宜如約。 我熟思之, 姦黨之最姦黠者, 莫如金宗瑞。 彼若先知, 則事不集矣。 我率一二力士, 徑詣其家, 立斬之, 馳啓, 餘賊不足平也。 君等以爲何如?” 皆曰: “可。” 世祖曰: “我今日招諸武士, 射的後園, 從容諭之, 君等向晩更來。” 遂招武士射的後園, 設酌。 當午, 擥更進, 世祖出見曰: “康袞、洪允成、林自蕃、崔閏、安慶孫、洪純老、洪貴童、閔發等數十人來在, 與之射的, 未敢發口。 郭連城已來, 然以母喪辭, 反覆曉諭, 雖許之, 有難色。 子更言之。” 世祖還入後園, 擥見連城曰: “首陽, 今以宗社大計, 欲誅姦賊, 無可與共事者, 故召子。 子將何如?” 連城曰: “吾旣聞之。 丈夫寧無壯心? 然衰麻在身, 難於從命。” 擥曰: “士爲知己死。 今首陽出萬死之計, 爲國家擧義, 子何區區守小節? 且忠孝無二致, 子無苟辭, 以成大孝。” 連城曰: “首陽旣有命, 固當黽勉從之。 然此非小事, 君詳言方略。” 擥一一陳之。 連城曰: “餘無可議, 但首陽往來宗瑞家, 早晩未可知。 城門若閉, 爲之奈何?” 擥曰: “此未及慮。 當善處之。” 旣暮, 達孫以監巡先出。 世祖托以射遠, 引武士等至後園松亭, 語之曰: “今姦臣金宗瑞等弄權專政, 不恤軍民, 怨咨滔天。 不有君上, 日以長姦, 密附於瑢, 將圖不軌。 黨援旣盛, 禍機正迫, 此乃忠臣烈士奮義效死之日也。 吾欲剪除之, 以安宗社, 何如?” 皆曰: “誠如所敎。” 宋碩孫、柳亨、閔發等曰: “當先啓之。” 議論紛紜, 或有從北門逃出者。 世祖謂明澮曰: “人多不可, 計將安出?” 明澮曰: “作舍道旁, 三年不成。 小且猶然, 況大事乎? 事有逆順, 以順而動, 何往不濟? 謀已先定, 今議雖不一, 容得已乎? 請公先起, 宜無不從者。” 允成曰: “用兵之害, 猶豫最大。 今事機甚迫, 苟從衆議, 事去矣。” 碩孫等牽衣止之者, 再三, 世祖怒曰: “汝等盡往先告。 吾不汝資。” 遂援弓起立, 蹴其止者, 指天誓曰: “今吾一身, 宗社利害係焉, 托命於天。 丈夫死則死於社稷而已。 從者從, 去者去, 吾不汝强。 如有執迷誤機者, 先斬而出。 疾雷不及掩耳, 兵貴拙速。 吾卽剪除姦兇, 孰敢枝梧?” 及中門, 慈聖王妃提甲被之。 遂衷甲, 率家僮林於乙云, 單騎往宗瑞家。 世祖之未行也, 擥與明澮議以爲: “今大君挺身獨往, 不可無援。” 乃使權躽、權擎、韓瑞龜、韓明溍等伏於敦義門內城上, 又戒楊汀、洪順孫、柳漵, 以微服從行。 世祖初命擥覘宗瑞于其家, 擥投刺, 宗瑞在別室, 與語良久。 擥還報, 世祖已上馬矣。 世祖至宗瑞家洞口, 見金承珪家前有武士三人持兵耳語, 武騎三十餘人, 夾路左右相誇曰: “乘此馬射賊, 胡不一矢斃之?” 世祖知已有備, 笑謂曰: “誰耶?” 其人乃散。 楊汀佩劍、柳漵弓箭而來。 世祖令汀懷劍, 止漵, 而至宗瑞家, 則承珪坐門前, 與辛思勉、尹匡殷語。 承珪見世祖迎謁, 世祖請見其父, 承珪入告。 宗瑞良久乃出見, 却立不前, 請入。 世祖曰: “日暮, 恐不及門。 只爲請一事來。” 宗瑞請入再三, 世祖固拒, 宗瑞不得已就前。 宗瑞之未出也, 世祖覺帽角落失, 世祖笑曰: “借政丞帽角。” 宗瑞蒼黃抽角進之。 世祖曰: “宗簿欲劾永膺夫人事, 政丞指揮。 政丞累朝勳老, 政丞不右, 則何所托哉?” 於是林於乙云進, 世祖叱之退。 宗瑞仰天, 良久不言, 匡殷、思勉堅坐不退。 世祖曰: “有密請。 汝等其退。” 猶不遠避。 世祖謂宗瑞曰: “亦有請簡。” 乃召從者取來。 汀未及進, 世祖叱於乙云曰: “其一簡何去?” 以進知部, 宗瑞受簡, 退, 照月視之。 世祖促之, 於乙云以鐵椎擊宗瑞, 仆地。 承珪驚, 伏其上, 汀乃拔劍擊之。 世祖徐令汀等掉鞅而還, 入敦義門, 令躽等守之。 是日, 宗瑞會力士犒之, 整礪兵器。 及世祖至, 使人從垣上覘之曰: “少則出接之, 多則射之。” 覘者曰: “少。” 宗瑞猶拔數劍, 置壁間乃出。 初, 世祖之往宗瑞家也, 令閉武士等於邸而出。 衆猶喧呼, 爭欲闌出, 擥當門止之。 或曰: “不先啓而擅誅大臣, 可乎? 將置吾屬於何地?” 擥曰: “吾等固庸劣, 大君高明, 計之熟矣, 君等毋疑。 事苟不濟, 我豈獨生? 丈夫但當取順、舍逆, 爲宗社立勳, 以取功名。” 皆曰: “諾。” 或有曰: “何不預告吾曹, 令備弓劍? 今但空拳, 爲之奈何?” 擥曰: “如有格鬪之事, 雖君等數十人備兵仗, 何足於用? 君等勿憂。” 明澮隨世祖至城門而還, 又以世祖之命, 反覆告諭, 使留待世祖之還。 擥馳至巡廳, 見達孫, 密告世祖已往宗瑞家, 約勿發巡卒以待, 又令分遣二人, 閉崇禮、西小二門。 擥自率甲士二人、銃筒(位)〔衛〕十人, 至敦義門, 使守之曰: “首陽因事往門外, 雖鍾聲已盡, 勿閉門待之。” 使躽監門。 將還大君邸, 未及渡石橋, 有自城內馳來者, 顧視則世祖乃至。 笑謂擥曰: “宗瑞、承珪已就戮矣。” 擥曰: “諸武士猶在公邸, 可使隨從。” 世祖小留, 招之, 明澮率以馳來。 世祖至巡廳, 令達孫領巡卒, 殿後馳詣時坐所, 使擥召入直承旨。 崔恒出來, 世祖握手謂恒曰: “皇甫仁、金宗瑞、李穰、閔伸、趙克寬、尹處恭、李命敏、元矩、趙藩等黨附安平, 連結咸吉道都節制使李澄玉、鏡城府使李耕㽥、平安道都觀察使趙遂良、忠淸道都觀察使安完慶等, 共謀不軌, 刻日擧事, 勢甚危迫, 間不容髮。 金衍、韓崧又在上側, 不暇來啓, 已剪除賊魁宗瑞父子, 其餘支黨, 今欲啓討。” 仍召宦官田畇曰: “皇甫仁、金宗瑞等, 受安平重賂, 輕蔑殿下幼沖, 廣植黨援, 交通藩鎭, 謀危宗社, 禍在朝夕, 勢窘事迫。 且賊黨在側, 今不獲已法古人先發後聞之擧, 已捕殺金宗瑞父子。 皇甫仁等尙在, 今請處斷, 爾速入啓。” 又曰: “爾當下氣柔聲, 徐徐以啓, 不可驚動。” 都鎭撫判中樞院事金孝誠入直, 世祖使其子處義召之, 又召入直兵曹參判李季甸等。 世祖與恒及孝誠、季甸等議啓, 召仁、穰、克寬、左贊成韓確、左參贊許詡、右參贊李思哲、判中樞院事鄭麟趾、都承旨朴仲孫等。 世祖初到闕門, 令入直內禁衛奉石柱等, 具甲胃、帶弓矢, 列立南門內庭, 以備姦賊窺伺, 又令入直諸所別侍衛甲士、銃筒衛等環侍, 達孫部署諸巡軍, 把截時坐所前後洞。 親率巡卒數百人, 屯於南門外嘉會坊洞口石橋邊, 西至永膺大君家西洞口, 東至書雲觀嶺, 分左右翼, 節人出入。 又自石橋至南門, 以馬、步兵作門四重, 令力士咸貴、朴莫同、壽山、莫同等守第三門, 令曰: “此內甚隘窄, 諸宰相入者, 除傔從, 獨入。” 克寬、仁、穰入第三門, 貴等椎殺之。 遣人殺處恭、命敏、藩、矩等, 遣三軍鎭撫崔賜起斬衍于其家, 三軍鎭撫徐遭斬伸于碑石所。【時, 伸監督顯陵碑石。】 又遣賜起及義禁府都事愼先庚, 率軍一百, 捕瑢于誠寧大君家, 押置江華。 世祖手書諭意, 且令語之曰: “汝罪大矣, 固不容誅。 但以世宗、文宗愛汝之心, 貸汝不治。” 瑢對使者, 流涕曰: “吾亦自知有罪, 固宜及此。” 三軍鎭撫羅致貞率軍士, 捕瑢子友直, 押置江華。 瑢到楊花渡, 急呼其奴永奇, 解衣, 衣之, 密囑曰: “汝亟去, 說與金相後時之失。” 蓋未知宗瑞已誅, 冀其復濟也。 又曰: “事若不濟, 河石必先見誅, 汝須收骨而來。 吾復見乃已。” 友直至江華, 語瑢曰: “吾不白乎?” 瑢曰: “負負。 無可言者。” 瑢黨有大丁者, 匿(成寧大君)〔誠寧大君〕家, 成氏使衣女服, 伏寢屛後, 捕急, 成氏不得已出之, 乃斬之。 雲城尉 朴從愚到門, 不得入曰: “雖無命召, 聞有變故, 來此待命。” 世祖召入。 右承旨權蹲、同副承旨咸禹治亦來, 世祖獨召蹲入。 麟趾使擥執筆, 與季甸、恒同撰敎書。 夜甚寒, 魯山命宦官嚴自治, 以內醞、內羞饋世祖以下諸宰相。 世祖啓請饋軍士酒, 又啓捕瑢黨宦官韓崧、司謁黃貴存于闕內, 付義禁府。 宗瑞復蘇, 令元矩馳告守敦義門者曰: “吾夜被人所傷, 濱死。 速告議政府, 令醫員齎藥來救。 又速告安平啓, 送內禁衛。 吾欲捕傷我者。” 門者不聽, 宗瑞裹瘡, 衣女服, 乘轎, 歷到敦義、西小、崇禮三門, 皆不得入, 還, 匿其子承璧妻家。 翌日朝, 命敏亦復蘇, 舁逃。 有人告達孫, 遣護軍朴悌諴斬之。 世祖因慮諸賊復蘇, 遣汀及義禁府鎭撫李興商往視之。 尋宗瑞, 至承璧妻家, 軍士入捕之。 宗瑞意謂被囚, 曰: “吾何以步歸, 將軺軒來。” 乃曳出, 斬之。 宗瑞父子、仁、穰、克寬、伸、處恭、藩、命敏、矩等, 竝梟首于市路, 人無不快之。 至有數其罪、以瓦礫擊之者, 諸司婢僕亦罵宗瑞頭, 宦寺等蹴衍椓其頭。 後, 市童作亂臣之頭而爲儺戱, 呼曰: “金宗瑞有勢, 趙克寬沒官。” 是夜, 月落天暗, 有流矢墮。 衛士驚告, 季甸懼, 請吹角。 世祖笑曰: “何足怪耶? 宜靜以鎭之。”

     4 ) 燕山与仁粹的最后时刻

    据实录记载,燕山君提着刀进入大王大妃的寝宫

    用力推了一下仁粹的胸口

    野史上则说,燕山君用脚踢了仁粹,甚至还用头撞了她

    随后王宫朝野开始了各种杀戮

    就连郑昌孙、韩明浍、郑麟趾等都遭到了剖棺斩尸之刑
    (将死者坟墓挖开,然后将尸身斩首)

    仁粹大王大妃在废妃尹氏复位并追封为齐献王后仪式的前一天

    于戌时在昌庆宫去世(气死的,不气死也打算自尽)

    时年69岁(从世祖至睿宗、成宗、最后到燕山君时代)

    当晚,将燕山抚养成人的月山大君夫人朴氏(仁粹大儿媳)自尽

    其是日后发起中宗反正,推翻燕山君暴政的朴元宗的姐姐

    2年后,即燕山君即位12年9月

    中宗反正,晋城大君登上王位,燕山时代终结

    由于仁粹大王大妃的存在,燕山君只得带着天生的缺陷登上王位

    为了弥补缺陷(罪人的儿子),燕山图谋为其生母废妃尹氏复位之事

    另外,在这过程中,燕山因向其王祖母行不孝之事而再次留下污点

    此事不但造就了中宗反正的名分,亦是仁粹对废妃与其子的诅咒

    正史+野史+狗血……

    越看越变态的朝鲜君王历史

    古今中外,王位的争夺向来都是血淋淋的历史

    最悲催的还是那些没有当上王的宗亲以及驸马之类的

    日子过得跟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就是身上流的血稍微高贵些

    当年没看懂《王的男人》时代背景

    而《公主的男人》又止步于首阳大君时代

    (其发动的癸酉靖难是很出名的,被反复搬上荧屏,但因手段卑劣,后人评价褒贬不一)

    《仁粹大妃》算是补脑了。尼玛,多少年了才看懂来龙去脉!

    从《一枝梅》开始,偶就深陷朝鲜历史的泥潭里,都是李准基给害的!

    《我的女孩》《狗和狼的时间》《一枝梅》还有让他大红大紫的《王的男人》都是经典!

    嘿嘿,我心中永远的一枝梅!神话休息的时候偶转投JK去

    新剧为啥又是古装,而且这次还带上大雄的九尾狐!

    尼玛,真别扭。我看到申敏儿就会想到李胜基、鲁敏宇、还有瑟雍大伯。

     5 ) 仁粹大妃感后感

    直到昨天已经把60集的仁粹大妃看完了,算是看完了。
    这个电视是根据仁粹大妃的生命路线拍摄的,可以说非常好吧,我想70%-80%是根据历史改编的吧。
    让我有点无法自拔,下面就来发表下自己的浅见
    人生轨迹:从士大夫之女--桃源君夫人--世子嫔--粹嫔--王妃--王大妃--大王大妃
    这是一位充满了不幸又充满了幸运女性,幸运的是有一个疼爱她的父亲和姐姐。
    父亲肯为他散尽家财,姐姐犹如母亲,处处帮助她。
    嫁了一个好丈夫,爱她的好丈夫。
    同时有一个好公公,像疼爱女儿一样疼爱她的公公。
    之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儿子又对自己言听计从。
    这是她的幸运之处!
    但是她的不幸,其中的痛苦只能她自己知道吧!
    很小时候母亲没有了,少年时丧父,当苦尽甘来的时候又丧夫,中年的时候有丧子
    晚年疼爱的孙子又这么对待他,死了之后陵寝造的比废妃尹式还不如。(之前看了一个网友发的帖子,看到的)
    但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她是不幸的,将近50年的时候都是自己度过的,跟她挚爱的丈夫只能在梦里相见。
    想起桃源君过世的时候我就心痛,现在都还没回过神来
    又配着悲伤的音乐,让你置身在悲伤中,非常喜欢这个音乐,因为这个音乐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
    在桃源君不开心的时候韩贞总是说,殿下,只要你好,我什么都听你的
    但是等他好了回到了自己的地方又暴露了自己的本性,怪不得连桃源君都说,我每次都被你骗,但是我相信在桃源君弥留的时候韩贞说的话是真的,那么相爱的两个人,等待他们的却是阴阳相隔。
    我在仁粹大妃的贴吧混了好几天,有亲说,仁粹大妃都是因为自己的贪念,她的强势使得和自己的丈夫政见不合,和婆婆一直斗争,跟自己的儿子成宗慢慢疏离,万幸的是成宗是一个孝子。
    她10年之后重新出现的原因我想不只是因为自己的大妃梦,同时也是为了让丈夫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实现死去父亲的梦想,从这里看出,父亲爱她的同时,她也是非常爱父亲的。
            之后跟废妃的斗争中,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毕竟只是一个女人,女人就有一个她脆弱的地方,根据现在的心理学来讲,一般寡居的母亲对儿子有特别强的占有欲,因为丈夫死后,她的全部希望放在了儿子身上,如果没有这两个儿子,我估计她也早就自我了断了,没有希望的活着比死还痛苦。还有她的小儿子又那么像桃源君,不管从相貌还是从思想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是丈夫的影子。
           自己如此疼爱的儿子在被废妃抓脸的时候,难免是那么的恼怒,她是真的在疼,不是说为了一个借口在找废妃的麻烦(个人浅见)。因为触碰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隔代疼看来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啊!
    在古代的朝鲜王朝亦是如此,不管是贞熹王后还是仁粹大妃,都无法避免这个问题
    在睿宗因为刚刚吃过肉,病倒的时候,有宫人就说是因为者山大君一定要殿下吃肉的关系才会这样的,但是贞熹王后却说,肯定不是这个原因,自己每天都要吃一块肉呢,从这里看出来,贞熹王后是疼爱这个孙儿的。
    在废妃的时候有人提议让仁粹大妃把元子也一起杀了,但是大妃回了一句,他可是我孙子
    两者同时反映一个问题就是就是再不喜欢孙子的母亲,也会爱孙子。
    从大妃身上看到的就是在自己没有实力的时候一定要隐忍,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也要不断的上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翻身。
    不要抱怨生活了,事实已经这样了,你根本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不断的前进。
    电视里面的含恩静和白诚铉真的演的很好,白诚铉把桃源君的儒雅全部演了出来,在古装中两位也非常登对。

     6 ) 前面很好,后面崩

    老实说这剧挺有意思的,既有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也有温馨浪漫的时刻。 即便是出身高贵傲气的女主,也会对着男主说:“政治斗争本来就是这样”,好像不该是一个 女人说出的话,剧里设定儿媳妇欣赏公公的野心,公公也要靠儿媳妇的娘家来支持。或许就像有的人说的,如果韩贞在年轻二十岁,两个人是很般配的,因为他们都信奉一样的生存法则:适者生存,温情脉脉不适合朝鲜王室的斗争。 历史上凡是政治上有一点风吹草动,第一个遭受屠刀的便一定是李朝的王室,而君主若是不能镇压住自己的臣子,要么就会造成两个局面,要么被手握大权的大臣控制,要么奋起反抗。 这段历史被称为李朝版靖难之役,只是不同的是年幼君主未有明朝历史上建文帝那般致命甚至有些愚蠢的决策,便早早的领了便当,侄子的悲惨死去成为世祖一辈子噩梦,但是就算时光倒流,从新回到原点,世祖一定会也必然会再一次举起屠刀吧。 把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做主角还真不是好编的,韩剧编剧们角度确实挺新颖。女主从来不是玛丽苏小白兔,甚至让人讨厌她的出身高贵,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去要求别人。 王妃之梦破碎只是对她的考验,“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而然而后面开始崩了,前面对女主念白感动不已,她不只是因为自己的大妃梦,同时也是为了丈夫,为了实现自己父亲梦想。以为女主后面会做做对朝廷有益的事情,结果斗天都地都婆婆,斗完婆婆斗儿媳。 出身卑微的废妃为了爱情要死要活,到底眼界小了点,韩贞为了出自己那口恶气,也为了她所谓出身高贵论,以及废妃确实没有王后责任的能力,推波助澜了一把。 历史适合证明了就算受到良好教育,可惜天性不怎么好的人怎么教也教不好。固然韩贞教育方法有些苛刻,燕山君只拿失去母亲做幌子不能自圆其说。 所以到底是出身决定人的性格?还是天性决定本性?

     7 ) 暂且把历史放到一边

    韩国的历史剧,怎么说呢,总让你觉得在努力端出正剧范儿,但天生的小家子气无论怎么浓妆艳抹都掩盖不了,不可能让观者心潮澎湃,心向往之,这点毛病日本的大河剧也有。

    亚洲历史政斗剧还是要看我大陆的,如果是冲着历史剧的噱头,这部可以直接略过了。所谓韩剧的历史剧巅峰女人天下、大长今之类的,也都是给大婶看的,不用抱太高期待,只当消遣吧。所以把历史放到一边,单纯来看这部剧的剧情和人物吧。

    仁粹大妃历经世祖、睿宗、成宗、燕山君四代君主,这段历史里噱头挺多的,围绕这个年代,韩国这两年也拍的多。

    所以,本来是不打算看这部的(因为实在不觉得能拍出新意,而且本能恶心洗白废妃尹氏的剧),但看了头两集,实在是萌年轻的韩贞和桃源君这对夫妇,没法弃掉,跟着这对夫妇一路成长,直到23集,已经是世子的桃源君去世,故事到这里,可以打四星,比以往的韩剧节奏要好。

    正想夸韩剧编剧转性了,结果接下去的三十多集,不幸还是崩掉了,各种婆媳斗来斗去,政斗的智商已经被女人们拉成零了,毫无意义的争执与内耗,之前人物积累的好感度全部磨光。就想问编剧一句,你是有多爱废妃尹氏,为了洗白她,不惜将女主写崩。我干脆全拉快进啊!

    前有具惠善版的王与我,洗白废妃尹氏,又有这版,看得都快审美疲劳了,历史的失败者有时候是值得同情,胜利者也确实会不惜一切抹黑失败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失败者就是完美的,好么!废后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决策,如果废妃尹氏真的只是得罪婆婆而已,是不会那么轻易被废掉,而且死得那么难看的,她肯定有罪无可恕的地方,要不要洗得那么白啊!真受不了。

    咳咳,扯远了。让我觉得编剧的立场又回来了,是在最后一集,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是在写仁粹大妃韩贞,而不是废妃尹氏,开始点题。每个人物开始做自我总结,看完觉得,虽然编剧之前已经写崩了,但看结尾,他最初的人设如果写好的话,应该很不错。

    燕山君对张绿水说,我就是喜欢你的卑贱,因为卑贱的人不会装模作样。

    废妃尹氏对仁粹大妃说,您十九岁就孀居,如何会明白我的痛苦,我的罪就是我太过深爱殿下,如果他是一介匹夫,我如何会妒忌,正因为他是坐拥三千佳丽,我才会嫉恨。

    仁粹大妃听罢这段,却只轻蔑地回了她一句,爱啊。

    这段觉得蛮有意思的,尽管韩贞自己并不认同,韩贞和尹氏这对人物,在编剧笔下何其相似,都爱自己的丈夫,丈夫也爱自己,但偏偏同时又拥有自己不被丈夫所认同的野心,两个人的心机也不输彼此。

    但最后结局的不同,就是两人丈夫寿命不同吧,如果桃源君不死,按照剧情设定的韩贞的个性,骄纵任性,也有心机手腕,最终未必不会走上尹氏这条废后路。

    前段4星,后段2星,综合3星,萌点在年轻的韩贞和桃源君夫妇,还有韩贞的老爹和二姐也非常戳萌点,最后又戳泪点。

     短评

    看了2集觉得精彩,但是为么不太想看下去···

    7分钟前
    • 洋葱圈
    • 还行

    某音追完

    10分钟前
    • 米饭爱好者
    • 还行

    三个朝鲜王朝女人之间发生的情缘与恶缘,被称为韩国版《金枝欲孽》。重点看咸恩静,扮演少年时期的昭惠王后。古装扮相怪怪的,人设胆大妄为、俏皮可爱,“请让我成为王妃吧”

    15分钟前
    • 莱尼圆
    • 还行

    只看了前23集。小白笑起来和10年前一样温暖,很高兴恩静有机会展示和舞台上不一样的魅力,虽然前几集的妆容把她所有缺点都显示出来,但是很快进入状态, 真的演的很好!

    17分钟前
    • 且歌且行啦啦啦
    • 推荐

    还挺精彩的,剧情波折起伏,就是集数太长

    18分钟前
    • Verylazy
    • 推荐

    跟着解说号看完的,蛮有张力!

    22分钟前
    • T.V.Zoe ி
    • 还行

    《观相》后遗症,跳着看了首阳出场的部分。

    26分钟前
    • 苜蓿
    • 还行

    演技都好,可是故事很烦,尤其讨厌那个什么慧彬,坚持看下来就是为了骂她

    28分钟前
    • zaky
    • 较差

    50集!!!

    30分钟前
    • 程静言cy
    • 还行

    赞!演员充满舞台张力的表演很赞!

    35分钟前
    • D
    • 推荐

    四十多集,仁粹大妃看到近20岁的儿子时回忆起自己的丈夫,那些片段真的挺感人的

    40分钟前
    • 单相思的虾米
    • 推荐

    剧太长了,看了删繁就简的90分钟解说,觉得挺精彩的

    41分钟前
    • 林木郎
    • 还行

    墨迹到看不下去了………………

    43分钟前
    • 晓菲
    • 推荐

    死长死长的

    48分钟前
    • 了了
    • 还行

    女主很对。废妃尹氏神烦,小时候就不喜欢她,丛林法则疯狂崇拜者,有奶就是娘,奇怪为什么人见人爱你TM是在逗我?朝鲜王朝的宫廷真是简陋啊,我是说斗智和手段那方面。

    49分钟前
    • 👁
    • 还行

    主角青年部分就是一古装爱情剧,还凑合。主角丧夫出宫到再度入宫一段很不错。之后就呈现烂尾趋势。。。。。演员很不错,就是这六十集的篇幅实在没有安排好,节奏相当有问题。

    52分钟前
    • 松如
    • 还行

    韩国人也有异于常人的审美标准

    54分钟前
    • 晴天
    • 还行

    剧情张弛有度。恩静很有爱。得知历史上道源君的英年早逝。追剧至16集裹足不前。

    58分钟前
    • Karas
    • 推荐

    不够好,说起来中国人玩起心计哪国人都比不了。

    1小时前
    • 推荐

    看了前4集,女主第一眼不好看,但是越看越好看。性格活泼要强,故事轻松幽默,很有趣,很期待,剧情也不拖沓。

    1小时前
    • Catherine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