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短剧 重回1998

    重回1998

    评分:
    0.0很差

    分类:短剧大陆0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排序

    播放地址

     剧照

    重回1998 剧照 NO.1重回1998 剧照 NO.2重回1998 剧照 NO.3重回1998 剧照 NO.4重回1998 剧照 NO.5重回1998 剧照 NO.6重回1998 剧照 NO.16重回1998 剧照 NO.17重回1998 剧照 NO.18重回1998 剧照 NO.19重回199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导演李霄峰的书单

    这是2017年的一个采访了。

    那时候还没有《风平浪静》,当时的李霄峰正在忙着他第二部电影《追·踪》(后改名《灰烬重生》)的后期制作。

    采访是为《小说界》杂志做的,于是内容主要围绕着阅读和写作,后来在杂志刊登的标题叫《李霄峰:感伤的,感伤的,感伤的小说家》。

    当时印象很深的是李霄峰非常会讲故事,记性超级好,情绪十分具有感染力。他给我讲托尔斯泰的《复活》,讲《克鲁采奏鸣曲》中的《魔鬼》……《魔鬼》这样一个短篇小说被他讲得惊心动魄。回来后,我立刻买了一本《克鲁采奏鸣曲》……


    不知道李霄峰多年之后还会不会记得这个春日午后。在他北京的家中,和煦的阳光自窗外照进来,客厅里有一些乱,最显眼的便是中间桌子上放着的电脑,他正忙着做他第二部电影《追·踪》的后期制作。

    采访中他一直在抽烟,大口喝茶,说到开心处爽朗地“哈哈哈哈……”大笑,怒骂时则是无奈但又斩钉截铁的语气。

    这个下午,他讲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讲了托尔斯泰的另一个短篇小说《魔鬼》……李霄峰很会讲故事,很懂得取舍和侧重,也懂得语言和语气的渲染。他当年在高铁上看《复活》,看到流亡西伯利亚途中,西蒙松对聂赫留朵夫说:“玛丝洛娃虽然她不能接受你的爱,但是她觉得你是否同意这件事(玛丝洛娃和西蒙松在一起),对她来说很重要。”原本躺在座椅上的他被震撼得端直了身体。而当他那天重新再讲这个故事,再讲到这里,原本放松地躺在沙发上的他,再一次地,坐直了身体。

    “当我看到托尔斯泰的时候,这世界上对我来说就只有一个高峰了”

    李霄峰的电影《追·踪》中,两个男主角是通过一本书认识的,“其中一个人在书上留了言,另一个人买了这本二手书,回家之后发现上面的留言,还有地址,结果两人就成为了笔友”。这本书便是托尔斯泰的《复活》。

    《追·踪》的剧本改了十二稿,其中一稿的作者是写了《心理罪》的徐展雄,正是他将托尔斯泰推荐给李霄峰。之前,李霄峰当然已经看过很多文学大师的作品,但“当我看到托尔斯泰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对我来说就只有一个高峰了”。

    李霄峰看的第一本托尔斯泰的书是他的短篇小说集《克鲁采奏鸣曲》,他最喜欢里面《魔鬼》那一篇,他说:“托尔斯泰一辈子都在忏悔和自省”。

    三十岁的李霄峰看完《克鲁采奏鸣曲》后,很长时间不想再看托尔斯泰,“因为我觉得他真的已经在那儿了”。

    2015年,《少女哪吒》受邀成为俄罗斯萨哈林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李霄峰利用这个机会专门去了一趟莫斯科托尔斯泰故居。萨哈林其实离莫斯科并不近,坐飞机得坐七个小时。

    “我先去了普希金故居”。普希金故居给李霄峰的感觉很堂皇,“他是俄罗斯文学的太阳,因为普希金是第一个让文学走进俄罗斯人民群众的作家”。因此“我到了普希金故居的书房,是有一种权贵感的。感觉说:这哥们儿还是挺享受自己的文学地位的”。

    托尔斯泰故居也很大,李霄峰说:“但一到他书房,我稍微有点震惊。因为他书房书桌腿锯得特别短,然后他要匍匐着写作,而且那个书桌很简单”。通过故居里的展品,能看到托尔斯泰七十多岁的时候开始学自行车,“当时骑自行车刚开始流行”。他自己种地,自己打猎,还自己做手工,“给他女婿亲自用牛皮缝了一双皮靴”……“我到今年还有这个感受:托尔斯泰一辈子都想摆脱自己的阶层给自己带来的那种罪孽,那种对灵魂的很深的很虚伪的束缚——其实这个是很难摆脱的”。李霄峰说,“我觉得他一直知道自己头顶永远有个东西是高于自己的,如果今天你要让我说的话,那这个东西就是道德的力量。”

    托尔斯泰写《复活》用了十年的时间。李霄峰看完一遍之后,就再也无法看第二遍了,“它已经不能用‘好’来形容了……有些东西是把你击垮的,而有些东西是人性的复苏。”托尔斯泰那种又雄浑又温柔的力量感,总是让李霄峰觉得亲近。

    “读者跟作品之间需要缘分”。李霄峰说。他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就很难产生这种亲近。他那次去俄罗斯,也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居,路过,就进去看了一眼。只看了一眼,“有时候很奇怪,装修风格就跟你不是一路人”。

    “我看了很多人的短篇,但是能够把短篇做到完美的只有塞林格”

    电影《少女哪吒》是李霄峰拍的绿妖的小说。故事讲述的是两个女孩长达数年的友谊和成长。而友谊的开始,是她们中学时一起恶作剧被老师罚在操场跑步,然后聊起来,发现班上的女生都在看琼瑶,而她们在看三毛,她们是不一样的。

    中学时的李霄峰也是不一样的。他那个时候特别讨厌鲁迅,“我觉得是因为课本的原因”。直到多年之后重读,才发现:“他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最伟大的作家”。李霄峰说,“跟他一比,胡适就是个小学生”。

    中学时,李霄峰看的是苏童和余华,“苏童在文学语言上是很有自己一套的,他是个很有天分的人。余华呢,更接近于西方小说的架构,更强一些,更工整。其实苏童天赋更高”。

    作为男生,他看武侠小说也比较多,“上高中的时候,我是喜欢古龙多于金庸的”。他看的第一套武侠小说就是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

    大学后,李霄峰申请去比利时留学,原本的专业是艺术与哲学,半年之后才改考另一所学校的电影系。所以,“有段时间最苦闷的时候,我看了大量的哲学书籍,像尼采,像叔本华”。很多的经典名著,“包括像《红楼梦》,都是在上完大学才看的”。

    他喜欢塞林格,有段时间出去旅行,行李里塞着一本《九故事》。“在短篇上即使到今天,最牛的还是塞林格。我看了很多人的短篇,但是能够把短篇做到完美的只有塞林格”。

    他喜欢在旅途中阅读,“我前些年比较‘功利’,带的都是李安的《十年一觉电影梦》”。那本书是他2003年在香港买的,然后每年都要读一遍。

    在他的《失败者之歌》中,有一个故事写了他在飞机上看雷蒙德·卡佛。当时国内还没出版卡佛的书,“我是帮朋友在纽约买的一本英文的,在飞机上我就把它读完了”。李霄峰说,“其实我的英文并没有牛到那个程度,但我居然全都看懂了。我就意识到一件事:就是美国的短篇小说是怎么来的?是很短的句子、很简单的词给文学带来了普世性的重要作用”。

    他还喜欢南非作家J.M.库切,喜欢奥尔罕·帕慕克。帕慕克有本书叫《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是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做的文学讲座的手稿。“说得很好,我也感同身受”。帕慕克将小说家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天真的,还有一种是感伤的。“他举的就是托尔斯泰的例子”。

    “他把托尔斯泰是归于哪一类呢?感伤的吗?”

    “是感伤的,感伤的,感伤的……”

    “我要能在五十岁前把汪曾祺的《复仇》给拍了,我就死而无憾了”

    在李霄峰心中,导演界有“四大天王”:“第一天王很遗憾是个日本人,黑泽明,对我来说他就是电影界的托尔斯泰”。第二位是谢晋,“谢晋是唯一能和黑泽明等量齐观的。这两个人都不是那种拘泥于某一类型电影的,但是在刻画人物上两个人都是最牛的”。第三位是李安,第四位是杨德昌。

    李安的电影,很多都是改编自文学著作。而几乎每看一部,李霄峰都会也将原著找来读,《断背山》更是第一时间看完就在网上买了英文原版。

    在李霄峰看来,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像化,“好的电影它一定是一次再创造”。但《断背山》却例外,“《断背山》小说怎么样,电影基本上就怎么样,因为文字里面是有气质的”。有些文字天生就已经有了画面感。他举例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之一:“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我当时看完了就觉得:你把分镜头全弄完了呀!最后‘大雪满弓刀’还突然到了一个特写上。”

    李安作品中李霄峰最喜欢的是《与魔鬼共骑》。电影最后,那个黑人奴隶将曾经并肩战斗的主人埋葬,这时他说:“你知道我主人死的时候我是什么感受吗?我自由了。”李霄峰说:“他和主人的感情是很深的,他是把他好好安葬的,他很难过的……但最后他说:‘我自由了!’我觉得这个导演太厉害了”!

    “毫无疑问文学是电影的土壤,一个国家文学怎么样,你就看电影。文学最能够直接反映这个社会的气氛”。李霄峰说,“你看现在的气氛是什么样的作家在当红,是什么样的作家在不停地出书……你就知道这是个什么时代了”。

    拍完《追·踪》,他终于决定将自己的书《失败者之歌》搬上银幕。“我会拿出来五到六个故事中的人,来组成一个新的故事。不过能拍多少还不知道,但我想到这个还挺兴奋的”。

    他还签下了韩松《冷战与信使》的电影版权,“他是科幻作家中为数不多有文学性的”。

    不过他自己最想改编的还是汪曾祺的小说《复仇》。那是一篇汪曾祺早年的小说,“很多人把那篇小说当做一个习作,我完全不同意,那个东西是真正有叛逆心的,有很奇绝的想象力”。李霄峰说:“我要能够在五十岁之前把《复仇》给拍了,我就死而无憾了”。他算了算,还有十二年。

    他还见过汪曾祺的儿子和女儿,临别的时候送了他们一本《失败者之歌》。汪曾祺的女儿已经是个年纪很大的老太太了,“她指着我的书名,你看这名儿,怪不得能喜欢汪曾祺呢”!

    “我觉得写作上有个人对我有很强烈的影响,就是福楼拜”

    有一本书,李霄峰看过十遍以上,那便是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我觉得写作上有个人对我有很强烈的影响,就是福楼拜”。他看的《包法利夫人》是周克希翻译的,当时就把他看傻了,“他怎么可以把一个屋子里的事物描绘得那么清晰?它们的位置,这用文字表达是很难的……同时它又是完美的”。李霄峰说,“那个小说可以说是完美。包括最后包法利夫人跟莱昂在马车里相好的时候,从马车里扔出餐巾纸。那么猥琐的一幕,他都把它描述得很美。我当时也是惊为天人”。

    李霄峰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写东西,少年时代他的日记本一度会在全班、全校甚至其他学校的小圈子流传。之后开始写影评,还曾给张元写过剧本,后来慢慢开始尝试写小说,“我不是有意要写小说的,我是在写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我有写小说的可能性,我才去尝试着写”。《失败者之歌》的后半部分就越来越接近小说了。

    第一篇小说的尝试是《阅读》,讲的是一个出租车司机,他收工回家最惬意的事情就是热水泡脚的同时掏出客人遗失在他车上的手机,开始阅读他们的短信,想象背后的故事……“那篇真的是我在丢了手机之后写的”。

    然而李霄峰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是《了不起的时刻》。这一篇他从2013年写到2014年,前后修改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写东西的习惯是一定要关手机,然后反复地修改。“包括写剧本也一样,反复地修改”。他说,“那篇写得很好。还有一篇叫《回家的路》也写得很好”。

    然而这两篇很多读者都并没有看到过,因为没有收录在《失败者之歌》的纸书中,只有电子书有。

    而且,《了不起的时刻》也是李霄峰最后一篇“认认真真给写完改完的小说”,因为,“拍了电影后几乎就没时间写过小说了”。

    想起李霄峰说他有次看一张照片,是显微镜下的雪花,看到雪花的结构,是完完全全的完美。李霄峰说:“我就想:最完美的东西总是最容易消失的,一定是匆匆一瞥的”。

    李霄峰荐书——

    《共产党宣言》:“我认真的,《共产党宣言》是一首诗,近一百多年、两百多年没有超越它的。它那个诗性,语言的精准很牛的。马克思确实是很伟大的思想家”。

    《谁来跟我干杯》:“古龙的一本散文集,他讲了很多人生很本质的东西。其实古龙是很本质的作家,虽然他后期写得很烂,但不妨碍他是淤泥里的夜明珠”。

    《谢晋谈艺录》:“很小的一本书,都是他平常的发言啊,自己想到的话啊,创作的总结啊……很好的东西,讲了很多对文艺的看法。活到他那个份上,什么没拍过啊?歌功颂德的也拍了,鞭挞社会的也拍了,直指人心的也拍过……而且每一个都拍得很好。你去看他《红色娘子军》,太牛了!我都吓傻了!这可比第五代牛多了。真的,叫不拘一格啊!这才是电影啊”。

    (原文刊于《小说界》2017年第4期)

     2 ) 这个编剧真幼稚

    怀着期待的心情去看了这部电影。导演我不评论,演员问题不大。全剧就毁在一个白痴编剧手中。整体故事完全没逻辑,彻底脱离现实,编剧首先就不了解人性跟社会。看完电影第一时间我就说这个编剧一看就是个雏,还是个小孩,但凡是个40岁以上的经历过人生坎坷世态炎凉的人都写不出这么幼稚的剧本。我就问几个问题,大家看看对不对!1,主角是全校第一高三,高材生,学习能力极强,不是书呆子会玩游戏就能看出来,身边有市长的儿子是好兄弟,说明人缘不错。这样的一个人就算出去流浪,15年时间也不可能只在小工厂做一个普通工人,这个人设就是错的。2,小宋佳凭什么死活都要跟这个屌丝在一起?就因为一眼之缘?上学都不怎么说话的两个人,十五年后就算见到了又如何?因为编剧自己毕业都没十五年,全是想象真傻的可以。这个故事应该是小宋佳跟主角是初恋,当初就爱的死去活来,后来主角出事不辞而别,小宋佳难过了很久,毕业了,嫁人了,过的不好离婚了,在一个夜班突然见到了消失了15年的曾经的爱人,这才能说的过去,才能解释为啥小宋佳就要找主角。3,修车行老板是傻逼吗,跟你也不认识,你开个事故车,还有血迹老板就给你修车清洗血迹?老板是你爸呀?现实中不立刻报警抓你都是给你脸了。其实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我都懒得说。小孩子边境就不要写政治内容。市长跟建委主任这些不是你能驾驭的。你知道建委主任多大权利嘛?懒得说。很失望。全毁在编剧上。我也奇怪。这个导演拍戏不看剧本嘛?黄渤你扶持新人也不看剧本好坏吗?我不是药神也是扶持新人的计划之一,为什么人家宁浩就看了剧本才投资呢。黄渤你一个经历了这么多的爷们,看不出这个剧本的幼稚吗?

     3 ) 命运的内核与万分之一的偏差

    看完这部片子真的太感慨了,不愧是入选了上海电影节的片子。一个人在少年时代的一点点行差踏错将会造成此后整个人生命运的完全不同。人在某个刹那的决定往往影响了自己的一生,宋浩就因为在误闯民宅、捅人之后那一刹那的逃避,把他原本光明灿烂的人生,原本大好的前途,直接拖累成了灰暗而惨淡的一生。

    我又想起了在《少年的你》里陈念如果在发现魏莱从台阶上摔下去摔死的那一刻,她选择立刻报警,陈念和小北两个人说不定还可以有美好的结局,因为摔死可以定性为正当防卫、意外事件,也可以定义为过失杀人。谋杀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存在,检方要证明谋杀必须要证明有故意的存在。作为一个法学院的毕业生,真希望大家知道,不是所有的杀人案件都会被判谋杀,不是所有的杀人案件都必须杀人偿命,因为除了谋杀还有正当防卫、过失杀人和意外事件,后面这三个并不会导致死刑,更何况死刑里还包括死缓(如果缓刑期间两年内没有故意犯新罪就可以转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还可以转为25年徒刑)。

    如果出现伤害事件还是赶紧报警吧,越是逃避,最后付出的代价就大。

    宋浩的悲惨命运就大抵如是。

    命运万分之一的偏差

    宋浩的悲惨命运虽然是从高考保送被顶替开始的,但保送顶替只是一个引子,导致他一生悲惨命运的转折点不是顶替,而是他和他爸爸杀死了万有良。

    如果被顶替之后,他凭自己的学识下定决心参加高考,说不定不需要保送,他也一样能考上了名校(虽然在1992年这种概率并不高),那样他的人生又会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光景。又或者如果少年宋浩在发现自己捅了万有良之后,并不是仓皇逃走,而是选择立刻报警,对伤者进行及时抢救,他被判过失伤人后从轻处罚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毕竟当时万有良喝得酩酊大醉,宋浩不仅仅是未成年而且在学校一贯表现良好,属于“应当从轻”的情形,如果律师厉害点说不定还可以争取缓刑,根本不需要去坐牢。根据未成年保护法,未成年之前的犯罪记录可以隐藏,过几年后他仍可以继续参加高考,还有机会像普通人一样努力过上平凡而又琐碎的一生。可是他的逃避和父亲的包庇,不但把他自己拖入了命运的深渊,也把他的家人从此一起拖入了这无边的黑暗。

    现实是残酷,生活里没有如果可言。就是那一刹那的懦弱和逃避,就是那一刹那的仓促决定,决定了他一生的悲剧。

    宋浩最大悲剧在于他骨子里仍是个善良的好人,如果他能够像李唐父子俩那样明目张胆地强抢保送名额,肆无忌惮地撞死万小宁,没心没肺地做坏事,他大概也不会过得如此痛苦。好人最大的坏处在于会内疚,会备受良心的折磨。在以为自己杀人之后(其实人是他父亲杀的)因为害怕,他逃走了,一走十五年,一直在广东的石雕厂工作,母亲病死、身份证过期后才敢回来奔丧。他脸上永远是一幅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秘密的懵丧表情,只有潘晓霜偶尔逗他的时候他才会笑起来。因为内疚,他会去孤儿院寻找万小宁,想看一看她是否过得好,努力尽自己的一点点微小之力想要照顾她。

    宋浩的人生悲剧虽然是从保送被顶替之后开始,但并不是保送被顶替直接引起的,让他的命运发生了那可怕的万分之一偏差的是爱他的父亲替他杀死了本来还有机会能够活下来的万有良。王砚辉饰演的父亲宋建飞,是最普通最典型的中国式父亲,他当然是爱儿子的,听说保送名额被顶替之后,就急匆匆地去找李唐的父亲李副市长硬刚,因为听到万有良威胁他说要让他儿子坐牢,他就毫不犹豫地捅死了万有良,儿子逃走之后,他也一直照顾病妻,为了家为了儿子,他一直抗着。

    但他也有人性的自私点,所以妻子生病时,他会出轨有外遇,前妻死时,私生子都已经5岁了。他对小儿子的上心自然是远远高于已经废了的宋浩,他会谋划让小儿子和小娇妻移民澳洲开始新生活,却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早早让宋浩移民,或许他在澳洲这个原本就是犯罪流放之地的小岛上早已经能够获得重生,而不必在广东灰尘重生的石雕厂里黯淡地度过漫长的15年。可是宋浩已经废了,他不再是考得全校第一名的天之骄子,他已经是杀人逃亡的废人了。所以在宋浩第一次与弟弟见面时,他会很坦然地跟宋浩说,你已经废了,我得再生一个。儿子是可以替代的,一个废了,再生一个就是。

    宋浩是孤独。杀人的秘密不能也不敢跟别人说,即使是亲密如妻子也不行。知晓他秘密的李唐跟他之间也并没有友谊,他们之间从来都不是朋友,虽然李唐在游艇上喝醉后一直跟他说小时候都我陪着你,长大了也该你陪陪我了。可是李唐从来没有把他当成朋友过,所以高三时才会明目张胆地抢了他的保送名额,还当着他的面开庆祝宴;才会在撞死万小宁之后让他去收尸。他们之间原本就是威胁与被威胁、利用与被利用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高三那个夏天的台风天不小心捅了万有良是个意外,撞死万有良之女万小宁完全是李唐之过,那么宋浩跟宋建飞两人为了杀人的秘密不被发现,一把火烧了汽车修理厂,那就绝对是故意了。宋浩的人生从那个原本可以避免的万分之一偏差开始,15年里一再逃避,从此一错再错,终于到了最后无可再错,最后被压抑疯了的宋浩才会拿起那把他埋掉万小宁尸体的铲子不顾一切地扑向李唐,想要同归于尽。对于死亡的惨烈结局他早已有所准备,所以在父亲来劝说他时,他才会毫不犹豫地用尖刀刺向自己,再用另一把尖刀刺向了父亲。

    宋浩悲剧的人生从15年前那个万分之一的偏差开始,最终以百分百的错误结束。

    当白月光终于梦想成真

    宋佳饰演的潘晓霜很出彩。

    电影的结局,穿着一身玫红色连衣裙的潘晓霜美艳得光彩照人,在警局把检举资料送出去之后,她抱着初生婴儿走在蒙蒙细雨之中,忽然转过身来跟楼上抽烟的父亲说别抽了,我当时就想这个女人的生命力真是强大,就算老公刚刚死了,孩子还那么小,她也不会气馁,她依然还可以理直气壮,还可以继续活色生香地活下去,一辈子都活得热热闹闹的。她就像是闽南地区那种随处可见的玫红色三角梅,只要有一点阳光就可以恣意地生长,开出灿烂艳丽的花朵。老公死了很难过,并不等于自己生命的终结,至少她还有孩子,他们的生命仍在延续。

    如果高三那年他们18岁,那么15年后重逢,他们已经33岁了。33岁的潘晓霜热烈,通透,在收费站重遇自己少女时代的白月光宋浩时,她完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当宋浩开车路过收费站要离开西园市时,她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挡车杆,砸碎了宋浩的车玻璃窗,同时也砸来了她的爱情。她一直都是主动的,对于自己的欲望她从不掩饰,绝不忸怩。主动请宋浩去吃饭,她会多喝几杯,趁着微醺的酒意在大排档里放纵恣意地大唱着闽南语的《爱情恰恰》;她是那样热烈那样奔放,就像她永远蓬勃的生命力。而这蓬勃恣意的生命力才是对心如死灰的宋浩最大的致命吸引力。

    高三那个暴雨如注的台风天,潘晓霜看见她一直暗恋的宋浩不同寻常地裸着上身在雨中狂骑,她看见了他在波浪滔天的岩石上彷徨呐喊,那时候她知道他杀人了吗?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15年后重逢时,她知道宋浩杀过人吗?毕竟她爸爸是公安局的老刑警,不可能没有一丝丝嫌疑,或许她怀疑过,可是她不在乎,她终于不顾宋浩的多次拒绝,把自己的爱情进行到底,最后赢得了自己仰慕多年的白月光,结了婚生了子。潘晓霜是坦荡的,爱宋浩是她自己的事情,她并没有强求宋浩对自己负责,所以当宋浩在收费站出道口跟她告别时,她亦没有挽留。这份坦荡这份热烈让她赢来了爱情。

    心中隐含着秘密的宋浩可没有潘晓霜这么坦荡,或许他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爱情,不配拥有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他是阴沟里的老鼠,活该一辈子生活在黑暗里不见天日,他一辈子都应该赎罪,在内疚中度过。当潘晓霜重新给了他一次可以幸福的机会,他忐忑地抓住了,他努力地想过普通人的生活,柴米油盐茶酒醋,老婆孩子热炕头,可是生活却不肯放过他。

    爱情是潘晓霜的,宋浩什么都没有。

    年仅15岁的邓恩熙饰演的万小宁是让人很惊艳,这个小女孩真是未来可期。甫一出场,她就画着浓妆,穿着短裙烫着头发,拿一把短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入了宋浩的车中,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之上,气势十足,又痞又倔。无倚无靠的孤儿只能扮演不良少女来给自己壮胆,真是可怜至极。期待恩熙以后更多更好的作品。

    电影已经结束好几天了,我却仍一直都在想着电影里的故事,像宋浩这样犯下重大错误和罪行的人,还有资格获得幸福吗?他是否应该一辈子活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永远不能见天日?

    你是怎么认为呢?

     4 ) 《风平浪静》:可别再祸祸“现实主义犯罪片”了

    引言

    大概是从2014年起,“现实主义犯罪片”这个概念火了。这个题材可以拉出长长的片单:

    《白日焰火》(2014)

    《心迷宫》(2014)

    《烈日灼心》(2015)

    《暴裂无声》(2017)

    《暴雪将至》(2017)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8)

    《南方车站的聚会》(2019)

    无数的导演冲破审查的禁区,用黑暗阴沉的色调,直白地描绘过去不常见的犯罪场面,并且试图对犯罪背后的社会现实做出批判,或是对人性的复杂予以展现。

    应当说,我们很需要这个题材。毕竟太平盛世,不是吹出来的;而电影产业要发展,也离不开现实。但是,是不是“冲破审查”、“大尺度犯罪”就成了某种挡箭牌,可以掩盖创作上的种种偷懒,并把主创送上道德的制高点呢?

    显然不是。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故事要老老实实地讲。《风平浪静》,我给了个及格分,这是就电影本身综合而言的——故事虽平庸,但几位演员的表演还可圈可点,所以给了个及格分。

    那为什么我不推荐大家看呢?

    因为它号称是一部“现实主义犯罪片”,却名不副实。

    犯罪片是形式,批判现实是内容。现在形式算是及格了,内容呢?我以为我能看见一篇至少是本科水平的论文,结果只看见了东拼西凑抄出来的百度百科。

    每种电影都有一个立足之本,比如《钢铁侠》,打得不好看,再有深度也没用;而一部号称“现实主义”的电影不能批判现实,演员就是演出花儿来,那也是白搭。

    好了,概念性的东西先喷到这里,下面我从本片的开端、冲突、高潮这三幕,具体地喷一喷这部电影。

    一、开端:剧本说要死人,于是就死了人

    犯罪片通常以一起犯罪为开端。

    15年前,成绩优异的高中生宋浩(成年由章宇饰演)的保送名额,被校长送给了他的好兄弟、父亲是副市长的李唐(成年由李鸿其饰演)。大雨中宋浩去找李唐理论,发现李唐家对面的房门开着,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结果被房主误认为是小偷,遭到殴打,情急之下将其刺成重伤。以为自己杀了人的宋浩飞速逃离。这一切被宋浩父亲宋建飞(王砚辉饰演)看到,他为了孩子不坐牢,将房主杀死。

    随后,宋浩远走他乡。

    我不得不说,这起犯罪实在是过于无厘头了。我本来以为是宋李两家人理论,出现伤亡;结果是死了个路人甲。

    有人会说:无巧不成书。我当然承认,任何故事包括犯罪故事的设计都需要偶然因素。但是对现实主义犯罪片来说,“犯罪”与“现实”是紧密联系的,也就是说,故事的偶然中存在现实的必然。《风平浪静》开端发展的必然,应该是宋李两家产生冲突;如果电影想直接反映“保送名额分配不公”这种社会现实,也应该直面顶替者与被顶替者的冲突。

    顺带一提,有的大V在评论时把“保送名额分配不公”说成“高考顶替”,不知道是笔误还是偷梁换柱。应该说这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处于灰色地带,因为高中确有分配保送名额的权利,只不过这个权利可能被滥用;而后者则完全是黑色的、违法的。在评论里扯“高考顶替”,有炒作社会热点的嫌疑。

    总之,电影本来似乎要说一个社会问题,突然虚晃一枪去扯进来一个无关的人,美其名曰“展现命运无常”,那根本就是在掩盖情节设计能力的不足。这就好像是西门吹雪叶孤城对决紫禁之巅,叶孤城脚下一滑踩秃噜了一块瓦片,瓦片掉下去砸死一个小太监。这种情况下,可怜的不是小太监,是读者观众。

    我们看看《爆裂无声》是怎么安排犯罪的:煤老板昌万年和律师徐文杰在山上进行私密交易,交易完成后昌万年看到了男孩张磊的羊群 ,想买遭到拒绝。射箭爱好者昌万年直接弯弓搭箭,张磊为了保护羊被误伤。最后昌万年威胁律师弄死了张磊,并将尸体藏在山洞中。

    这里也有偶然:三人的相遇就是一起偶然。但考虑到三人分别象征着三个阶层,那么这种相遇也就不那么偶然了,因为三个阶层本来就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必然:昌万年是社会顶层,平日里说一不二,他当然不会接受拒绝,想要就一定要得到;张磊是社会底层,羊是他的一切,他不惜一切也要保护。所以两个阶层的代表相遇,势必引发冲突,最后酿成惨案。

    《风平浪静》与《爆裂无声》,到底谁的犯罪设置更合理、更巧妙,谁的犯罪更能反映现实、批判现实,不用多说了吧。

    说实在的,《风平浪静》这种设置犯罪的方式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揭露社会阴暗面一定要死人,没有死人的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死。

    二、冲突:一个主角,三个NPC

    15年后,由于母亲过世,宋浩回来了。昔日的“好兄弟”李唐成了地产商,到处拆迁。

    宋浩在家里逗留了一段时间,这期间他主要做两件事:一是隐藏,极力隐藏自己的过去,所以他对谁都不亲近,包括拒绝老同学潘晓霜(宋佳饰演)的追求;二是赎罪,因为当年他“杀死”的屋主有一个女儿万小宁(邓恩熙饰演),如今正好15岁了,他决定做一些补偿。

    应当说,章宇在这一幕的演绎是很精彩的,将内心的冲突与挣扎都表现出来了。

    但无奈的是,和他演对手戏的三位:李唐、万小宁、潘晓霜,全程都是工具人,工具属性分别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邪魅总裁、叛逆少女、叛逆妇女(没有对宋佳不敬的意思,成年女子都可以称妇女)。过于工具人的角色,好演员也很难发挥,而且与主角宋浩的冲突也没法很精彩。李唐反正就是坏,上学时抢人家保送名额,长大了行贿、强拆、勒索、杀人,无恶不作。万小宁和潘晓霜就是要霸王硬上弓,最后宋浩从了潘晓霜,毕竟从了万小宁这电影就没法上映了。

    我们再来看看《烈日灼心》是怎么安排冲突的:三个与谋杀案有牵连的人,也是要一面隐藏,一面赎罪。在隐藏线,邓超与段奕宏二人的角色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在赎罪线,郭涛与王珞丹二人的角色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此外,隐藏与赎罪本身也是一对冲突:他们越是赎罪做好事,越引人注意,就越难以隐藏。

    相比之下,章宇一个人其实相当独力难支。

    三、高潮:有个人他很惨,后来他死了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风平浪静》总算迎来了一个还算惊人的转折:原来当年宋浩所做的一切都被李唐看在眼里,现在他用宋浩的车撞死了钉子户万小宁,然后威胁宋浩帮他收尾。为了掩盖当年的错误,宋浩和父亲宋建飞不得不犯下新的错误,然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于,宋浩承受不住了,自杀,完。

    其实就宋浩的个人故事来说,还是不错的,章宇演得也非常好:先是无妄之灾,然后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走向灭亡。问题是这个简单的事情被抻长到两个小时,就非常让人犯困了。何况还存在前面我们说的工具人问题。

    但是,我们说的批判现实呢?在哪里?电影一开始好像是想说保送名额分配不公问题,后来又好像想说强拆、腐败。什么都说了,什么都是蜻蜓点水。一切都是为了虐主角而服务的。虐了俩小时,最后终于把主角虐死了。

    死前,章宇饰演的宋浩痛苦而茫然地望向银幕前的观众。演技确实牛。

    这又是一个熟悉的镜头,很像韩国电影《杀人回忆》结尾的宋康昊——他死死地盯住观众,意为真正的凶手就在观众之中。这一盯确实叫人毛骨悚然。

    模仿镜头没什么问题,但我不知道模仿这个镜头是想干啥。观众可没有害宋浩,都是剧本害的。

    其实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形式大于内容。觉得这个镜头很有“杀伤力”,也不管是不是用力过猛,就直接用了。事实上,如果前面对现实的批判没有分量,想仅凭这么一个眼神镇住观众,那是不可能的。

    结语

    通过前面用《暴裂无声》《烈日灼心》《杀人回忆》进行对比分析,你可以发现本片处处都在套模板,我们可以称之为“现实主义犯罪片”模板,那就是:

    开端是一个社会阴暗面引发的犯罪,中间是主角被命运玩弄,结尾是一地鸡毛。

    套模板没什么问题,但一点多余的脑筋不想动,就过分了。可以说本片比起《爆裂无声》的精巧设计,差了十部《风雨云》。

    这就很像是小资产阶级式的矫揉造作。小资产阶级一方面有物质基础和文化水平去悲天悯人,一方面又缺乏勇气或理论水平去剖析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只能学着自己看过的经典作品——还学不到点子上——疾呼一声:“唉,他好惨呀!他死啦!”便也就罢了。

    我当然不是说这种疾呼没有意义——毕竟,我给本片打了及格分呢。但是……唉,算了我就直说了吧,我觉得这玩意儿就是毫无意义。

    从《金刚川》到《风平浪静》,我对现在历史、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的理论水平和价值判断深表忧虑。与其看这种看似忧国忧民、实则空洞无物的作品,还不如看看照着你的底线猛攻的《上海堡垒》算了,好歹还能图一乐儿。

     5 ) 四个王者都带不动一个青铜

    《风平浪静》:四个王者都带不动一个青铜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风平浪静》上映前我还是很期待的,章宇、宋佳、王砚辉、李鸿其……个个都是实力派演员。

    我印象中上映前有7.5分吧(因为7月在上影节上映了,所以很早就开分了),上映第二天就掉到6.8了,估计落脚点在6分左右。

    线

    看了电影的都知道这部电影bug很多,虽然说每部电影都有bug,但《风平浪静》是一开始就有层出不穷的bug。

    电影讲述的是,宋浩小时候捅了人,于是背井离乡去了广州。

    15年后,意外之下他又回到了家乡,被迫面对15年前的陈年往事。

    我们先不说他回到家乡之后发生了什么,光是故事的背景,即“15年前宋浩捅人”,就完全站不住脚。

    故事的背景都站不住脚,这就注定了整部电影的上限不会很高。

    宋浩捅人这段太多槽点了,比我的头发还多。

    宋浩竟然不知道好兄弟的家住在哪儿。

    虽然后面李唐说过,他爸不允许他带兄弟回家。

    但他爸不允许你去他家,你就不知道他家在哪儿了吗?

    宋浩完全可以把李唐送到家门口不进去啊。

    (而且后来李唐说他爸不允许他带兄弟回家这段感觉也是强行填坑,强行解释宋浩为什么当初会走错)

    后来宋浩问潘晓霜为什么知道他家在哪儿,这说明潘晓霜没进过他的家。

    潘晓霜没进过宋浩的家,但她也知道宋浩住在哪儿,所以宋浩怎么不知道李唐住在哪儿?你好意思说你是李唐的好兄弟?

    就算你不知道李唐住在哪儿,你就不能敲一下门吗?

    他门也不敲,进去之后也不问有没有人,而是直接上二楼,难怪被当成小偷。

    万有良是真的冤,就算没喝酒也会觉得宋浩是小偷。

    宋浩捅了万有良一刀,又没捅死,他不叫救护车,不报警,也不告诉父母,而是离家出走?

    他一没成年(也有可能成年了),二没捅死,就算判刑也不会判得很重,有什么必要畏罪潜逃?

    宋浩不知道李唐家在哪儿就算了,宋建飞也走错了,他走错就走错吧,他不走到法外狂徒张三的家,不走到李四的家,而且恰好也走到了万有良的家。

    万有良的内心戏:所以编剧你是铁了心要我死咯?

    宋建飞明知道万有良没死,还要补一刀把他弄死,硬生生把有期徒刑变成了死刑。

    父子都是人才啊,清华大学赶紧来收人吧。

    宋浩“恰好”不知道李唐住在哪儿,“恰好”万有良没有关门,宋浩“恰好”没敲门,“恰好”被当成小偷,“恰好”智商下线,捅了人不叫救护车而是直接跑了,“恰好”宋建飞也走错了,“恰好”宋建飞也智商下线,不叫救护车而是补了一刀,这一切又“恰好”被李唐看见了……

    你数一数,要多少个“恰好”才会产生宋建飞父子杀人,并且被李唐目睹的结果?

    但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电影有巧合是很正常的,但巧合太多了,就成了“强行”。

    导演、编剧“强行”要宋建飞父子杀人,强行要宋浩不自首,而是离家出走。

    你觉得宋建飞父子很蠢,因为明明坐几年牢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上升为死刑。

    但归根结底,是导演、编剧水平太差了,才把宋建飞父子拍得很蠢。

    水平高的话,完全可以把一切拍得很合理。

    相比之下《心迷宫》就高明太多了,同样是男主角不小心杀了人,父亲去善后,但你不会觉得当时还有更好的办法,也不会觉得有bug。

    当校长把宋浩的保送名额给李唐后,宋建飞非常愤怒,要去找李卫国,这说明宋建飞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也知道上一所好大学意味着什么,所以为了宋浩的前途他可以和上司对着干。

    但宋浩离家出走时,他却不拦着宋浩,眼睁睁看着宋浩从高材生变成一个工人。

    杀人的是他,他却对妻子说是宋浩杀了人。

    后来他升官发财了他也不叫宋浩回来,直到妻子去世才叫他回来。

    他这15年来飞黄腾达了,他没有想过宋浩,而是决定重新生一个儿子,就当没有宋浩这个儿子,果然是亲生的。

    是他补了一刀,是他杀了人,也是他任由宋浩离家出走而不阻止。

    但最后觉得自己牺牲很大,觉得宋浩这也不该做、那也不该做、是个拖油瓶的人,也是他。

    这就很矛盾。

    宋建飞为了保送名额去找李卫国,以及补刀,这些行为说明在设定中宋建飞是一个为了儿子的前途不择手段的人,是一个慈父,而且是慈过头了的慈父,甚至可以为了儿子的利益伤害他人的利益。

    但导演、编剧水平太差了,最终把宋建飞拍成了万恶之源,拍成了最大毒瘤。

    其实最大毒瘤哪是宋建飞,而是导演、编剧,毕竟王砚辉又不能决定能怎么演,不能怎么演,他身为一个演员只能服从导演、编剧的命令。

    然后就是宋浩和潘晓霜的感情戏。

    很多人觉得他俩的感情戏很浪漫,但如果把性别对调一下,如果是一名女性回到家乡,她的高中同学却一直缠着她,一定要她做自己的女朋友。

    她明确拒绝了对方,对方仍然死缠烂打,甚至故意砸坏她的挡风玻璃,让她走不了,还去她家里,还要霸王硬上弓……

    你还会觉得这段感情戏很浪漫吗?

    再说,如今的宋浩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有什么值得潘晓霜死缠烂打的?

    有人说,因为章宇长得很帅啊。

    章宇是长得很帅,但现在他不是章宇,他是宋浩。

    也许章宇能把潘晓霜迷得死去活来,但宋浩没有这个魅力,因为宋浩的人设就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小时候成绩很好而已。

    我能理解15年前潘晓霜喜欢宋浩,但我理解不了宋浩有什么特点能让潘晓霜迷恋15年,能让15年后潘晓霜仍然喜欢他。

    拍爱情片,或者说拍包含爱情元素的电影,一定要有一方爱上另一方的原因,但这部电影里,潘晓霜爱上宋浩没有原因。

    还是那句话,是导演、编剧强行要潘晓霜爱上宋浩,而且被拒绝了也不放弃,感觉就像非他不可一样。

    潘晓霜从头到尾就做了一件事,即追求宋浩,并且和他结婚生女。

    感觉这就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潘晓霜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而是为了留下宋浩而存在,所以她才会对宋浩爱得死去活来。

    潘晓霜爱宋浩的动机不是来源于她自己,而是来源于导演和编剧。

    宋佳也是为数不多的颜值、演技兼具的演员,结果被导演拍成了工具人,她的作用就是把宋浩留下来,才会有后面李唐利用宋浩的故事。

    同样的,万小宁这个角色也是工具人,她存在的目的就是被李唐撞死,然后让宋浩来善后。

    万有良也是工具人,他存在的目的就是被杀。

    如果深究的话,你会发现所有角色都是工具人,没有哪个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全都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存在。

    结局就更崩了。

    宋建飞居然自杀了。

    宋浩不应该自杀,因为他的性格是一个很老实的人,现在他已经有老婆孩子了,自杀不符合他的人设,就算了为了老婆孩子他也应该活下去。

    章宇、宋佳、王砚辉、李鸿其都是好演员,无奈导演水平太差了。

    差到什么地步呢?差到四个王者都带不动一个青铜的地步。

    章宇真的是个潜力股,《药神》的黄毛、《大象席地而坐》的于城、《无名之辈》的“眼镜”胡广生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演了这三部电影后,他的资源明显好多了,即将在田壮壮的《鸟鸣嘤嘤》的担任男主角,还将和张译一起出演张艺谋的《最冷的枪》。

    章宇在一夜成名后,不去拍商业大片,而是能禁得住诱惑,沉下心来,继续接小制作电影,或者商业属性不那么大的电影,这很难得。

    这一点和宋浩是一致的,确切说,和宋浩的一部分特质是一致的。

    虽然李唐给宋浩47万,但宋浩也不收,因为他不是什么钱都要,也要看这笔钱干不干净,正如章宇也不是什么电影都接,也要看这部电影值不值得拍。

    所以虽然《风平浪静》拍得很一般,但章宇仍然是一大看点。

    如果换个人来演,电影只会更差。

    遇到好导演的时候,他的表演会让电影锦上添花。

    遇到一般的导演,他也能把三流电影变成二流电影。

    章宇让我联想到张译,实力过硬,但就是火不起来。

    但近几年张译的演技终于被发现了,遇到了冯小刚、林超贤、管虎、张艺谋、贾樟柯、路阳、曹保平……终于有大展拳脚的空间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光有演技是不够的,也需要伯乐,需要好导演。

    如今章宇要和田壮壮、张艺谋合作了,他值得一个更大的舞台,也值得被更多的人看见。

     6 ) 少年时代的终结和对女性角色的凝视

    在万圣节这天下午有幸去看了《风平浪静》的超前点映,因为堵车稍微迟到了几分钟,跑得大汗淋漓错过了开场,喘着粗气刚好契合了台风天少年和父亲雨中几次狂奔的氛围。 隔了一天再回忆这部电影,我想给几位演员的演技打10分,影片营造的氛围感打9分,给剧本打6分。 首先说下氛围。 少年气和少年时光都是一种非常珍贵易碎的东西,在影视作品里,优等生往往很容易与报送和高考失之交臂。在不可名状的命运的推动下,《风平浪静》把沿海小镇的晦暗阴冷势利的气氛、觥筹交错又暗流涌动的虚伪人情、少年一夜从优等生变为逃犯的仓惶绝望刻画得非常到位。而安顿下来的少年终于鼓起勇气拨通了母亲的电话,石雕厂的混凝土块左摇右晃,少年心思也左摇右摆,混凝土块骤然坠地,惊起一地白尘,少年最终挂掉尚未接通的电话,放弃了坦白的机会,一颗少年心也同样蒙尘。 章宇天生有一种覆于层层风浪之上的坚硬冰层的质感,15年后从石雕厂漫天粉尘中走出来的男人已经长了胡子,一通电话让他重返故乡参加母亲的葬礼也是他年少时光的葬礼。本来应该只是一段短暂的回程,因为高中同学潘晓霜的纠缠变得充满不确定性。一直到这里,这部电影都称得上完美,我以为后面要开始讲优等生如何打破迷局,走上赎罪之路,没想到他竟然在物是人非中堕入了更深的深渊。 从这里我要开始说剧本的问题。 我知道很多人会把潘晓霜形容为一朵明艳的花,是映在神情空洞内心忐忑的老少年眼睛里的一缕烟火。但是我不喜欢这样的设定,潘晓霜对主角的爱是缺乏逻辑的爱,同样,当年受害人留下的孤女对主角突如其来的亲近也缺乏逻辑。我想,编剧或许想要表达:女孩,无论年纪,都是冲动而不可琢磨的,还处心积虑和神秘的老同学、老男人产生纠葛。但是我真的不喜欢看到镜头借由一个不幸的老少年的视角对两个女性的意淫,还要美其名曰——命运的纠葛。 更何况,主角的父亲还轻描淡写地用“你妈也同意了,总得给宋家留个后”来解释自己的新家庭的存在,用一句轻飘飘的“我去医院问了,是个丫头”来用对儿子的关心美化他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违法行为。我想,或许是编剧想展现偏远小城市里的传统氛围、手握小权力的人一手遮天。但是这两处情节的确引起我个人的不适,这部电影里,我非常清晰地感觉到,几乎所有的男性都在争夺在破坏,女性都在守护在修复。我甚至觉得,宋佳饰演的潘晓霜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不大,只是为了唤醒章宇角色对美好生活的欲望,最后再让他为了真相和正义,摧毁这种美好生活,制造悲剧美。导致整部电影里,章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体验激烈的爱情,体验塑料兄弟情,体验恶势力醉生梦死的生活,最后发现,tmd这不是我想要的,你们这群摧毁正义的人渣! 我真心希望,编剧在打磨剧情的时候,能够意识到,女性角色,不是主角意识的投影,不应该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工具人,也不是被镜头凝视的对象。 章宇和李鸿琪的兄弟情也设计得比较空洞,我个人感觉是剪辑的缘故导致了逻辑缺失,非常遗憾,李鸿琪在电影里贡献了让人非常印象深刻的“小丑”式表演型人格演出。但是不想多谈了。 章宇、宋佳、张砚辉、李鸿琪……可以说是非常有实力的阵容,这部电影本来可以更好,十五年前那段我基本上都在心里给这部电影打上9分+了,非常遗憾,希望国内写现实题材的电影编剧们继续加油!

     短评

    少年时期和成年后割裂感强,自从浮夸的李鸿其出场开始一路崩塌到最后。少年时沉稳仗义的李唐为何变成浮夸暴发户?没交代。潘晓霜为什么非得硬贴男主?一夜情后怎么就突然要结婚了?没交代。男主在船上跳海游泳想表达什么?群演集体表情夸张地唱大海啊故乡是什么鬼?李唐前期只是浮夸暴发户为什么突然变成杀人狂魔?全程三个人面面相觑,剧本不行,不合理的细节一大堆,白瞎了一堆演员。

    6分钟前
    • 八部半
    • 还行

    高考保送引发的血案,从剧情里能联想到高考被顶替、小孩出生后去自首等社会事件,国产犯罪片同步现实题材的又一集大成。15年前的大风大雨,15年后的风平浪静,一切看似云淡风轻,实则一直波涛暗涌。拒绝和纠缠都言简意赅,爱恨如履薄冰。杀人如回忆,但凡提起,心不宁、意难平。“男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来牺牲的” 风平浪静,撑一条船,南风撩人…片尾曲加分。章宇在本片贡献了“三杀”:一如既往的闷骚杀、全新形象的侧颜杀、手起刀落的凶狠杀;王砚辉则跟章宇继《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后再合作;宋佳延续了《风雨云》的表演,是要在演技女王之路一走不回;李鸿其竟也挺帅,最阳光活力的一次;惊喜还是新演员“小宋浩”,可以说,周政杰之于《风平浪静》,正如李现之于《万箭穿心》,非常抢眼。

    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浪费了好故事,也浪费了演员,硬接,硬过渡,硬巧合,硬来,硬上,突然出来、突然消失,突然接上,突然得有些抓马;故事没做实,很多东西基本是用嘴说出来,人物不入心互动,基本像工具人在各行其是,所以显得主次不分,李鸿其、小宋佳有些段落搞得像演小品似的,人物设置得有些滑稽了;被顶替的事情没仔细深入,被改变的人生也经不住推敲,整个框架已经在摇摇晃晃,导演还沉醉于小心思、小聪明的小细节设计,像个罪案片,又像伦理片,又像文艺片,其实都不太像。也许这个故事交给大鹏、五百、饶晓志这些导演,可能都比李霄峰拍得好看、卖钱。

    1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编剧不尽人意,演员拼劲全力,导演故作文艺,整体差强人意~

    15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章宇这个角色,其实就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他的命运,甚至爱情,都是被别人推着往前的。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这个电影贡献了一对让人难忘的有余味的男人女人。一个像晚霞,又脆弱又隐忍又神秘,一出现就带着罪孽,久久飘浪在外,沉默地雕刻着石观音,光明都是稍纵即逝。他的故事里没有写的那部分是最迷人的部分。一个像野玫瑰,又热情又豁达又丰润又自主,一出现就带着救赎,眼神灼热身体滚烫,就算等不到要等的人也不觉凄凉。晚霞和野玫瑰,以前只在香港电影里存在的男人女人,只能周润发和钟楚红来演,这次换做章宇和宋佳,让我有久别重逢的感觉。

    22分钟前
    • 韩松落
    • 推荐

    我羡慕章宇是中国最性感的男人❤️❤️❤️❤️❤️

    27分钟前
    • eater
    • 力荐

    半部犯罪片半部爱情片,两种元素是如此脱节,以至于看着就像是把一部犯罪片一切两半硬塞了一段爱情戏进去。宋佳追章宇的几段无疑是全片最好看的部分,尽管没有人能解释宋佳凭什么就对章宇一眼万年了。除此之外的所有情节都是那样的冗长、狗血、可笑,一个从一开始就很难成立的故事居然还能以一种更难成立的方式收尾……所有演员都被浪费了,宋佳、李鸿其、王砚辉统统都是工具人,章宇这样一个极具性魅力的演员,在这部片子里只剩下了懦弱与被动(而且好多镜头都把他拍得好丑!),就这样还能觉得性感的观众,那恐怕眼里看到的只是章宇而不是宋浩了。#总而言之,是我爱得不够

    29分钟前
    • 王大根
    • 较差

    一流演技,二流导演,三流编剧。

    32分钟前
    • 没感情的嘎嘎
    • 还行

    一開場殺人補刀趕走兒子就人物動機稀碎,完全沒有說服力,這不是為難演員麼?與其一部部趕著拍,不如先把劇本和人物搞清楚。男演員們演得賣力,卻因為casting和劇作的問題被削弱;宋佳的表現挺動人,可能是唯一的亮點,但她儼然像在拍另外一部電影。

    35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导演你撑不起这些个好演员啊...

    37分钟前
    • Cafe-Americano
    • 较差

    这么好的卡司,这么夹生的电影。

    39分钟前
    • 严老师
    • 较差

    哎,剧本啊。。。但是抛开这些,这片简直是章粉福利啊,床戏,打架,洗澡,灰头土脸,还有李鸿章CP,好康!!!

    42分钟前
    • 玩具tris
    • 还行

    几个采到的信息:1.浴室洗澡的戏,剧本里没有,是章宇宋佳研究出来的。章宇专门买了母婴书,呼吸法是他在书里看到的。剧组现搭洗手间、买浴池、通上下水管。这场戏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戏,可能也是迄今看过的最纯粹最烟火气息的爱情片段。杀青后,章宇常发信息问李霄峰:这段没剪吧?2.李鸿其那身有小丑气质的西服套装,是他自己带来的,专为角色准备。3.陈瑾只有两场戏,接到邀约时刚拿下百花影后,但二话没说就应了。她来剧组,不带助理,自己拉行李箱。4.机场戏,王砚辉和章宇因为两个字的台词由谁先说产生异议,在厦门机场矗立一小时,多花了场景费若干。宋佳说“我就想跟这帮人一块玩”。我觉得特别好,《风平浪静》呈现出了创作者集结的面貌。李霄峰说拍完这片,世界打开了,觉得自己像一叶小舟,其实百舸争流,千帆共进,多好呀。

    44分钟前
    • 空山
    • 推荐

    大概能想象编剧们一起剧本研讨会时绞尽脑汁编故事的场景了。

    47分钟前
    • Alain
    • 还行

    剧情推进的太硬了,更适合拍个四集的迷你剧

    49分钟前
    • 蒙托利沃
    • 还行

    #SIFF 三星给摄影。个人认为女主的人物故事线过于突兀,其他各个人物做事的动机都不是那么有力。影片开头讲了故事的开端,然后一直到电影的中间段给我一种跑题的感觉,我以为后半段的情节会说明前面看似跑题实则是伏笔,后来发现我想多了。。

    53分钟前
    • 鱼翅□■
    • 还行

    后劲儿太大了,像刚喝完一杯烈酒。一个优秀保送生被人替代后所引发的多米诺效应:人生不断被改写、被挟持、被裹挟着前进。更讽刺的是——当你看见希望时,生活又毫不犹豫地将你再次拍倒在地。对于演员来说,宋佳、王砚辉、李鸿其各个演技在线,章宇更是继黄毛、眼镜之后,再多了一个代表角色宋浩,看似毫无表演的表演,恰恰是卑微生活隐忍度日的真实写照。风平浪静之下是看不尽的暗流涌动,导演用影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人生失控后的选择以及悲剧走向。当电影照进现实,一切都值得深思和回味。

    54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编剧层面我有如下困惑:①李鸿其饰演的李唐在收费站用钱贿赂章宇饰演的宋浩时因为恼羞成怒拿着装满钱的袋子怒砸后面排队等缴费的车子,我想问不担心监控吗?不担心被宋浩的其他同事看到吗?即便是副市长的儿子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吧?②王砚辉饰演的宋浩父亲既然可以这样轻松掩盖自己杀人的事实,那又何必让儿子远走他乡?同时既然那么爱儿子,为啥让儿子从事如此艰苦的工作呢?③宋佳饰演的潘晓霜就因为在暴雨那天目睹上身赤膊的宋浩就迷恋了整整15年?④邓恩熙饰演的万小宁被李唐开车撞死后,宋浩埋尸时尸体嘴唇那么红依然有血色太过不合理。卡司确实不错,章宇表演也比较出彩,但电影的野心似乎过大,将入学名额顶替、官商勾结、地产商强拆、裸官等很多社会现实问题都包罗了进去,利用2条命案勾连,却在很多细节上出现不少BUG或不够考究的地方。

    58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还行

    总体而言不大成熟,影片的主旨不够清晰,人物动作不明确,拟音也有不少低级失误,另外,章宇的妆容影响了观众看他的面部表情;影片的长处在于氛围的渲染,犯罪片的灯光和音乐渲染比较重要,相对做的还可以,但导演要走的路还很长。

    59分钟前
    • 玻璃晴朗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